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武威

定向发力拔“穷根” ——武威市扶贫开发工作纪实

2017-10-17 08:24 来源:中国甘肃网-武威日报

  原标题:定向发力拔“穷根” ——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纪实

  中国甘肃网10月17日讯 据武威日报报道 (记者 杨鹏元 邢文静)仲秋的武威,从南部的雪域高原到北部的沙漠绿洲,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农家,一座座整齐排列的日光温室生机盎然,一片片经济林木硕果累累,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目之所及,一幅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这是我市全力实施“一号工程”,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大机遇,紧盯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全市脱贫攻坚规划,聚焦扶贫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办法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产业培育、项目扶持、移民搬迁、科技扶贫等各项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我市贫困群众收入显著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补齐短板夯基础

  金秋,走进天祝县黄草川、南阳山等移民安置点,红顶的新农宅、绿色的养殖区、银光闪闪的日光温室错落有致。这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卫生、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广大移民群众真正融进了新农村,开启了新生活。我市积极整合行业扶贫项目和财政涉农资金,加大市、县区本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向贫困片区、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着重补齐住房、饮水、道理、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短板。“十二五”期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84个,完成专项投资3.11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80.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贫困人口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了100%。实施古浪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水利骨干工程、天祝南阳山片生态移民小康供水工程、石门河调蓄饮水工程等重点项目,解决了移民集中安置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实施农村通畅工程,新建改建贫困村通沥青(水泥)路1662公里,贫困片区交通条件明显提升。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100%。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36个、贫困村校舍4.96万平方米、标准化卫生室265所、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71个,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20个,改造农村危房7.96万户,贫困片区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低保救助与扶贫措施有效衔接,教育、医疗特惠政策全面落实。贫困群众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差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培育产业促增收

  “2014年,在政府的帮助支持下,我建起了2座养殖暖棚,引进100多只小尾寒羊,一年就收入了5万多元,现在每年都有固定收入。”天祝县哈溪镇双龙村村民杨有德以前靠天吃饭,生活无保障,如今依靠政府扶持,建起了养殖暖棚,有了自己的致富产业。对于今后的日子,他信心满满。发展富民增收产业是开展脱贫攻坚的关键。我市坚持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持续增加贫困户收入、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实现稳定脱贫的关键举措,因地因人因户施策,强化资金扶持、项目带动、技术指导和产业链培育。“十二五”期间,贫困户新发展设施农牧业14.82万亩、经济林果29.71万亩。积极发展农业经营组织,到“十二五”末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96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44家。农村合作社达到769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4家、省级示范社86家,成员总数达到7.92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20.5万户。加快推进电商扶贫,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4个、特色馆4个、乡镇服务站42个、村级服务点345个、农村网店785个,线上交易额16.9亿元。紧盯省内外劳务市场和市内产业园区,积极推进贫困群众劳务输转,努力增加劳务收入,累计输转劳务214.03万人(次),创劳务收入291.8亿元。积极整合人社、农牧、扶贫、教育、科技等部门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户增收技能培训,累计开展两后生培训5.4万人、农民使用技术培训62.36万人(次)。

  生态移民拔穷根

  山大沟深,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雨雪天道路泥泞,出门难上加难。对于曾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崔福志来说,这样的日子他再熟悉不过。但今年49岁的崔福志如今不用再受那样的苦了。他2013年从古浪县黄羊川镇搬迁到感恩新村,现在这里水、电、路全通。在窗明几净的新房里,他跟记者说起搬下来的感受:“脱贫致富的门路多了,生活越来越好了!”我市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生活在祁连山高深山区和北坡浅山区。受严酷自然条件限制,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群众不仅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门路窄、致富没渠道,发展举步维艰。为从根本上解决高深山区农牧民脱贫致富问题,同时有效恢复和提升水源涵养功能,从源头上做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达到生态治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高度统一,我市坚持把高深山区和沿沙区农牧民生态移民作为拔穷根、摘穷帽的根本性举措,着力改善发展条件,切实解决区域性、整体性贫困问题。2011年以来,以县区为主体,统筹整合异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建、游牧民定居、生态功能补偿等各类项目资金,集中扶持移民安置区建设,同步规划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搬迁群众集中式居住、集约式发展。“十二五”时期,按新农村社区标准建成古浪县黄花滩、天祝县南阳山片、凉州区长富新村等一批移民安置点,通过异地扶贫搬迁、机关农林场安置、劳务移民、教育移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移民等多种途径,累计移民28919户、110709人,祖祖辈辈生活在祁连山高深山区的贫困农牧民移居川区,实现了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共赢发展。

  金融扶持添动力

  凉州区下双镇下双村五组村民严伟,在2014年以前每年都去外地打工,2015年他一次建起了6座日光温室,雇用了六七个附近的村民在温室干活。

  从打工仔到小老板,严伟得益于政府的金融扶持政策。严伟说,能一次建起6座日光温室,关键在于政府的扶持,要是政府不出面协调土地流转和贴息贷款,自己的大棚就根本搭建不起来,更谈不上脱贫致富奔小康。

  近年来,我市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托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双联贷款、“双业”贷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五项惠农贷款,强化金融支撑,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扩大贷款规模,提高贫困户贷款覆盖面,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2012年以来,累计投放妇小贷、双业贷、双联贷、扶贫专项贷、异地扶贫搬迁贷款等财政惠农贷款323.5亿元,农户户均8.8万元,覆盖面达80%。其中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发放到位32.13亿元,实现有贷款需求贫困户全覆盖。累计发展贫困村互助合作协会579个,投入专项资金17661万元,吸纳贫困户29321户。金融机构不断完善网点布局,新建或恢复设立县域支行7个,消除金融机构空白乡镇;设立便民金融服务点1437个,332个贫困村实现助农取款服务全覆盖。加大扶贫投入力度,五年争取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36亿元。启动实施中央移民搬迁财力补助资金项目,争取项目资金2.5亿元。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