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小小马铃薯变身大产业 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图为国家级定西马铃薯批发市场交易实景
说到定西,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定西马铃薯。
马铃薯在甘肃省栽培历史悠久,是甘肃省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甘肃省最具生产潜力、市场优势和开发前景的特色农产品。其中,定西市是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区域,年均种植面积在300万亩左右,代表了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最高水平。目前,国家级定西马铃薯批发市场已完成主体建设、投资7980万元,招商入驻客户约600家。积极开展马铃薯网上销售活动,既搭建了“网货下乡”、“马铃薯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又稳定了市场预期、提升了鲜薯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
定西是全省、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定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位工作、一号工程,举全市之力狠抓各项任务落实。立足全市869个贫困村、15.17万户63.16万人如期脱贫,研究提出“3456”精准脱贫工作思路,制定“1+16+5”精准脱贫方案,紧紧围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两大目标,将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力量向扶贫整合,加快精准脱贫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随着马铃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也越来越长,从最初的种植、购销二元,延伸到繁育、种植、购销、仓储、加工、服务多元,涵盖了农工商三大产业。这一产业链上,产生了大量的商机和工作岗位,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得以从中受益。据统计,截至目前,定西市种薯生产企业32家,吸纳贫困户就业528人;市内万吨以上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27家,吸纳贫困户就业432人。此外,在“企业流转土地建立种植基地,吸纳贫困户打工就业”模式作用下,贫困户不仅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收入,而且由于种植基地需要大量人工,企业还可吸纳贫困户靠打工增收,形成了企业与贫困户互补的良性机制。据统计,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甘肃凯凯、定西百泉、定西农夫薯园等企业,通过建设种薯基地共带动贫困户3600多户,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
经过十余年发展,定西马铃薯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到精细的发展历程,小小的马铃薯也由不起眼的“土蛋蛋”蜕变为光闪闪的“金蛋蛋”,在这一过程中,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的结合,使马铃薯的含金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使之真正成为当地精准扶贫的支柱产业。
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我省产业扶贫工作带来有益启示。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认为,贫困地区政府在发展产业时,应当先理清资源思路,考虑好在当地能发展什么,摸清底细、整合力量,使之落实到贫困户之中。同时,依靠科技,为产业发展带来支撑,使产业逐步走上持续高效的发展之路。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产业的吸纳作用,并采取措施使贫困户得以参与其中,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这样,才能把产业的含金量充分挖掘出来。
此外,定西市采取“企业流转土地建立种植基地,吸纳贫困户打工就业”模式,让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收入。且立足贫困户依靠产业增收,积极引导市内马铃薯生产企业,采取“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参与模式,开展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种薯生产企业围绕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全市每年建设种薯繁育基地150万亩左右,带动贫困户建设10万亩,亩均收入7000元以上。薯制品加工企业围绕加工原料供应建立原料基地,每年建设原料基地70万亩左右,带动贫困户种植15万亩。马铃薯鲜薯外销企业围绕商品薯供销,积极参与引导贫困户参与建设优质商品薯外销基地。
相关新闻
- 2017-10-10【砥砺奋进的五年】千年药乡: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
- 2017-10-10【砥砺奋进的五年】 “文旅强县”铺开新画卷 ——陇南文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综述
- 2017-10-10【砥砺奋进的五年 我的这五年】朱小龙:小村庄有了大变化
- 2017-10-10【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看陇原新成就】兰白基金养成记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