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迎接十九大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迎接十九大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
原标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甘肃省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发言摘登(一)
编者按: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甘肃省社科理论界8月25日举行了专题理论研讨会。来自我省社科理论界的100多名专家学者,深入研讨和阐释“7·26”重要讲话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7·26”重要讲话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基本要求的认识。本报理论版将分两期刊发专家学者的发言,每日甘肃网“理论甘肃”频道也将同时刊发,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三个意味着”意义重大
范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中,以“三个意味着”为核心的重要思想重大判断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首先,“三个意味着”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近代以来多少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三大历史性飞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大救星、人民大福星的崇高历史地位和对民族、国家、人民的巨大历史贡献。因此,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需要,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只有努力加强和完善党的自身建设,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才能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其次,“三个意味着”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和不断开辟出发展新境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和科学社会主义成功实践者的崇高历史地位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历史贡献。因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应该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政治理想、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所有奋斗和工作的重心,而且也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每一个社会组织的奋斗目标。只有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应该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状态。所谓“想在一起”就是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方向上心往一处想而且真正能想到一起;所谓“干在一起”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大目标上共同努力而且力出在一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繁荣中国,这是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促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更加充满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也是不争的事实。
最后,“三个意味着”深刻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中拓展的途径和预示的光明前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探索出走向现代化成功之路的崇高历史地位和对发展中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巨大历史贡献。因此,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要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创造美好幸福新生活,而且也要有为全人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而尽心竭力。通过“一带一路”等合作平台务实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华民族博大胸怀的传承,也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发展了现代国际主义精神。“三个意味着”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可以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伟大复兴,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可能跨越“拉美(中等收入国家)陷阱”、“陀塔佗(公权失去公信力)陷阱”和“修昔底德(大国崛起必有战争)陷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仅可以发展,中国也可以造福人类。
(作者系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