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定西

【记者关注】花香树绿天更蓝 ——定西市安定区探索环保新路纪实(图)

17-05-16 09:36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岳佳荣(实习)

  原标题:【记者关注】花香树绿天更蓝——定西市安定区探索环保新路纪实

  安定区开展河道治理。

  安定区村民在清扫生活垃圾。

  四月中旬的一个清晨,定西市安定区高峰乡空气清新。红堡村村民李彦清正推着垃圾清运车,前往指定的垃圾箱倾倒在公路边捡拾到的垃圾。“我已经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年多了,通过一年多的治理,村里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家门口整洁了,马路边干净了……”

  记者 徐俊勇 文/图

  “天蓝、水清、空气好!”这是记者通过连日走访,从安定区众多居民口中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近几年来,安定区下大力气推进环保民生工程,整治环境所带来的新变化成为居民最真切、最直接的感受。安定区委书记赵众炜介绍说,安定区强力推动治污减排,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积极探索安定环保新路,全区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并持续改善。2016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3天,全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消减,全面完成了污染减排指标。

  今年,安定区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统筹污染治理、总量减排和环境风险管控,打赢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民生改善,建设幸福美好新安定。

  改造锅炉让天空变蓝

  甘肃省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地处老城区,2016年以前,用燃煤小锅炉供暖,扬尘大。供暖期间,学生宿舍和老师办公室的桌面上经常落下一层灰尘。副校长文渊说:“学校自2016年10月并入渭源街三联B区热源厂集中供暖后,这种灰尘污染现象没有了,暖气比以前热了,房间里干净了,师生们的工作学习环境好多了。”

  走进安定区渭源街三联B区热源厂,记者看到,厂区正在扩建中。“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季,就是这组锅炉给城区周边居民楼供暖。”热源厂的工作人员指着一组锅炉向记者介绍。

  热源厂厂长崔玉平告诉记者:“2016年5月开始建设热源厂,同年11月1日投入使用,燃料采用高效煤粉,燃尽率高,排出来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比国标还低,污染很小,而高效煤粉燃尽的粉煤灰经过布带除尘器收集到灰塔储存,回收后可做成水泥、混凝土二次使用。”

  据安定区环保局副局长谢云鹤介绍,以前,渭源街周边冬季取暖都是燃煤小锅炉,燃料都是煤块,污染很大,去年渭源街三联B区热源厂供暖后,检测数据显示污染指数低于国标规定,厂区扩建完成后,供热面积将会进一步扩大。

  据了解,在定西市安定区,像渭源街三联B区这样的热源厂,正在升级改造的有四个,新铺设供热管网12.5公里,撤并老旧燃煤锅炉78台,在城区采取并入集中供暖的方式,将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市民张红说,以前冬季一供暖,城市的天空就灰蒙蒙的,只有到吹风的时候,才能见到蓝天,现在采取集中供暖后,碧空如洗的日子多了。

  整治河道城市越来越美

  “我在这里已经住了38年,往年一到春夏季节,这里苍蝇蚊子乱飞,厕所的秽物都流进了河道里,空气难闻,行人路过此地都要捂着鼻子通过。”安定区公园路97号的老住户杨林告诉记者,去年7月,家门口的河道得到了清理,还修建了集中污水处理管网,与每家每户的旱厕连接,生活污水得到了集中处理,空气一下子好了,住着也舒心了。

  说到高兴处,杨林老人放下手头的零活,带着记者去河道边参观。“我在周边种了12棵桃树,过几年桃花盛开,也能给河道增添景色。”

  和杨林老人是邻居的油坊老板王立萍对记者说:“前几年河道脏、空气差,经过河道环境整治后,现在行人经过时,闻到的不再是臭水味,而是油坊飘出的油香味。”

  在新城区河道改造中,安定区已经将新城区滨河路打造成景观带,成为市民散步、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据介绍,2016年,安定区筹资2000万元启动实施了定西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截至目前,维修改造污水收集管网9500米、建设河道污水检查井382座、修复河道护坡3300立方米、回填平整河床65万平方米、开挖水渠1.4万米,改造露天旱厕36座、建设化粪池23座,进行河道清理及沿岸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河道治理好了,还需要人人爱护。”谢云鹤说,为了提高监管能力,安定区全面落实“河长制”和“河道警长制”,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河长,河道流经乡镇(街道)的乡镇长(办事处主任)任河段长,派出所所长为河道警长,全区26个河段已经全部完成了“身份认领”,确保了河道整治的全覆盖。按照河长制相关要求,责任人要不定期对河道进行巡查,发现污染问题及时解决。

  人人参与清理农村垃圾

  走进安定区高峰乡红光村,记者看到,这里没有垃圾遍地、塑料袋漫天乱飞的现象。只见到处路面干净、房屋整洁,高峰乡因环境治理成绩显著,2015年被省环保厅命名为“全省生态乡镇”。

  自从高峰乡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来,今年64岁的李彦清便加入到了村上的清扫队。他说,现在环境好了,还需要人人爱护,村里人已经形成了自家房前屋后及时清扫、公共场所大家共同爱护的习惯。

  在红光村,今年32岁的水永生把自家打扫得干干净净,儿子放学后,他还带着儿子加入清扫队伍,扫垃圾、捡废弃地膜,得到村民称赞。

  不仅仅是村民加入到清扫队,高峰乡的干部也加入到了环境卫生清扫志愿者队伍当中。在乡上负责民政工作的刘甲平,利用周五下午的时间,和志愿者上街打扫卫生,并给村民们宣传爱护环境的知识,让大家共同参与,保护好自己生活的家园。

  高峰乡党委书记陈吉爱向记者介绍说,高峰乡环境综合治理实行“五个一”模式,即每村建立一支约20人的清扫队伍,每周开展一次垃圾清理活动,每村设立一处约40立方米的垃圾堆放点并配套垃圾箱、垃圾清运车等垃圾处理系统,每社健全一套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每月开展一次督查评比活动,形成人人抓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