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理论书刊

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与活力——评田鹏颖教授新作《马克思不过时》

17-05-12 16:42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编辑:赵凌艺

  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与活力

  ——评田鹏颖教授新作《马克思不过时》

  作者: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颜晓峰

  问世几近170年的马克思主义,是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还是至今仍然充满生机与活力,这绝非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感情问题,而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学术问题。

  2011年,西方颇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伊格尔顿,以其《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学术著作,积极回应了这一严肃的学术问题,并向世人深刻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世界的内在关联,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尚未完成,马克思主义是对的。但是,伊格尔顿著作所表达的十大问题,基本上关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过去和现在,而对马克思主义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还没有一以贯之的逻辑思考。

  2016年10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田鹏颖教授的学术新作——《马克思不过时》。该著作关注了伊格尔顿尚未关注的问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永恒真理,但仍与我们处于同一时代;马克思出身于资产阶级,但观察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普通劳动者;马克思曾经自认为是黑格尔的学生,但研究和创新的方法确是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但没有离开人类文明大道;马克思不是算命先生,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但却为人类探索真理开辟了道路。”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永远开放的思想体系,实事求是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最高概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始终占据着人类理论、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并着力从真、善、美三个基本维度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证。

  一、“真”之维:马克思(主义)以实事求是为本性

  “真”,是实践主体对客体之规律与逻辑的内在统一性把握,表征为科学性、真理性认知活动。马克思(主义)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着眼,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揭示真理性认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揭示了社会存在之真;人之存在的物质前提与精神前提规律、人之解放的物质解放与精神解放规律揭示了人之存在之真;资本主义社会以资本对劳动的掠夺为基本特征、资本对劳动的掠夺必然以剩余价值为中介、目的与主要内容的规律揭示了现实之真。因此,要认识社会现代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事物之存在及其内部联系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性、规律性和可能性。同时作者还指出,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来解决中国问题进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中国实践创新相结合——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现实化;把握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地域性张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握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历史性张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当代化;把握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受众性张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本性中厚植实事求是之真,才历久弥新并随时间流逝而更加鲜活、更有活力、更具价值。

  二、“善”之维:马克思(主义)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旨归

  “善”,作为一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人类实践,体现着评价标准与价值指向。马克思(主义)具有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的鲜明政治立场,其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类解放与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可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即为马克思(主义)之善。作者总结道,马克思(主义)在发现唯物史观时,主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阐释社会发展运动规律时主张人民革命得到整个世界,在论证自身哲学价值时主张哲学是劳动者的思想武器,在发现剩余价值时主张工人、劳动者剥夺剥夺者是“物归原主”。凡此种种,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善念。同时,人类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源于自身意识具有指向建构未来的能力,人类构建指向未来的理想以实现自我价值源于人的类本性,这是人类自觉生活区别于动物本能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追求在于能指引人类不断冲破现实与理想的对立,为人类克服时代物欲的异化与奴役、实现自我解放提供理论武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善愿。

  三、“美”之维:马克思(主义)以人类自由为终极追求

  “美,就是人在创造性活动中所获得的、所感受到的自由。”人类描绘出的审美关照的世界虽可具象化为民强、国富、天下安的和谐景象,但究其本质,是发乎于人类本性的对自由的追求。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展现人类之美,需以劳动为基础;追求人类之美,必以实现自由为途径。人类要实现自由,就要使科学的客观真理与主观价值目标有机结合。综上,美内在地包含着真与善,即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进而实现全体人民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作者特别就这一层面进行了论述。首先,马克思(主义)确立了改变时代的主题,以科学的世界观和彻底的社会革命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思想的闪电”击中“朴素的人民园地” 。其次,他(它)创新了改变世界的理论工具——彻底且严整的马克思主义是构成世界各国工人运动的理论,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思想利器,不断强化了无产阶级这个“物质武器”,进而为实现人类解放与自由而革命。再次,他(它)找到了开启人类历史秘境的钥匙——唯物史观,进一步阐释改变世界的根源在于社会存在而非社会意识,改变世界的方法在于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改变世界的路径在于以社会革命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形态更迭,改变世界的力量在于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因此,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历史地引领了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追求解放与自由的伟大事业,是人类追求自由、美好未来的智慧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所深刻揭示出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普遍规律,为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提供了“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与向往;同时,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面对全球化时代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依然能够深切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特有的思想理论魅力与社会实践价值。马克思(主义)不朽的生机与活力源于其实事求是之真、以人为本之善、追求自由之美的理论本性,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发展进程中非但不会“缺席”或是被“遮蔽”,而更加会以宽广的胸怀、远大的格局、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导人类谋求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

  因此,作者提出,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增强研究“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形态”的理论自信,在深入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的实践、中国的道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与智力支持。

  当然,该著作仍有值得思考之处,如作者的选题立意源于对伊格尔顿的学术回应,对其本人的学术背景便可进一步深入分析——这位西方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成长于已完成工业化与现代化且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所秉承的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有何批判、继承与发展?等等。相信作者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能够不断完善与提升,使这个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无论如何,读完这本著作后,我们都能体会到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过时,而且会永葆生机与活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