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警报为你鸣响—兰州市纪念5·12汶川大地震9周年(组图)
原标题:防空警报为你鸣响—纪念5·12汶川大地震9周年
防空防灾救护演习
2008年5月12日的今天,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举世震惊的里氏8.0级大地震,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汶川这个不知名地方,一时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据灾后统计,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460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8452.15亿元。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汶川大地震已离我们远去9年,岁月的流逝能抚平人们心灵的伤痛,但永远抹去不了对失去亲人的思念。今天,我们纪念他们,除了抚慰我们的心灵外,面对灾祸还应当从中受到哪些启示?
人的一生是不平常的,“天灾人祸”是每个人都要时刻面对的客观现实,这是无法逃避的。
以“天灾”来讲。我国是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复杂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有的地质构造和自然地理环境,近十多年来,平均每年造成1.5至3.5亿人受灾,大约有7000万人需要救济,2500多人死亡,300多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其中地震造成的损失最大,我国地震特点是频率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有22个省会城市和三分之二的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都位于地震的高危险区,历史上因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灾难在我国多次发生。二十世纪以来,全球发生的破坏性地震中我国占三分之一,死亡59万人,死亡人数超过全球的二分之一。除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外,还先后发生了云南丽江大地震、新疆巴楚伽师大地震、2005年江西九江地震、2007年云南普洱地震及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都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目前,全国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每次重大灾害事件都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以“人祸”来说,战争是人类最大的“人祸”。据不完全统计,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世界上大大小小发生的战争就有16次之多。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远的不讲,以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为例。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为维护其在欧洲的战略利益,不顾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绕开联合国,悍然对南联盟实施了代号为“联盟力量”的大规模空袭作战,爆发了科索沃战争。连续78天的轰炸造成南联盟1800多名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人沦为难民,20多家医院被毁,300多所学校遭到破坏,50多座桥梁、12条铁路、5条公路干线、5个民用机场被炸毁,39%的广播电视传播线路瘫痪,大批工厂、商店、发电厂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2003年3月20日上午,北京时间10时35分,美英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通过大规模空袭和地面进攻,4月9日,美军占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萨达姆政权垮台。自伊拉克战争以来,已造成65.5万人死亡,100多万人沦为难民,直接经济损失3500亿美元,社会生产力水平至少倒退30年。
战争和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不同,但后果相似。面对“天灾人祸”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我们又将如何应对?
加强城市人民防空建设提高城市整体抗毁能力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所进行的长期战略部署。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走防空防灾一体化的发展道路,肩负着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使命任务,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指出,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是国家战略,是长期战略”,面对世界发展局势,进一步阐明了加强人民防空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国人民防空事业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取得很大成就,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为了对付美国空军和国民党空军对我东北和沿海城市的袭扰,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中央人民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人民防空工作的决定》,向全国人民发出:“立即紧急动员起来,在一切可能遭受空袭的地区和城市中建立人民防空组织,加紧人民防空工作的设施建设,积极展开防范敌机空袭的群众斗争,以强大的群众组织力量来避免和减轻敌机空袭的破坏与扰乱作用,保护国家与人民的财产,保护集体与个人的生命安全”,新中国人民防空事业的诞生,对防范和减轻美国空军、国民党空军空袭所造成的损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人民防空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时间进入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处在经济封锁和核威胁下,党中央、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形成了全国上下齐动员,社会各界齐上阵,男女老少齐动手的人民防空发展局面,开展了大规模的人民防空建设,按照“能躲藏、能打枪、能上课、能生活”的要求,各城市修建了大量的坑道、地道人防工事,从战略意义上讲,人民防空建设有效遏制了敌视国的侵略企图,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地保存了国家战争潜力,这充分体现人民防空应对战争的巨大作用。进入八十年代后,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防空建设也随之调整到重点建设、平战结合上来,充分利用城市广场、绿地、交通干道、繁华地段等修建了大型的平战结合两用人防工程,在此时期进一步提升防空报警预警能力,为城市经济建设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服务做出了贡献。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科索沃战争的爆发,战争形态被打破,原有通过地面进攻夺取的战争胜利,被运用高技术空袭兵器就能达成战争目的手段所取代,战争的突然性、广泛性、破坏性增大,进一步突显了人民防空建设的重要性,人民防空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防空防灾疏散演练
1996年10月,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从此人民防空走上了依法建设的轨道,在此期间人民防空结合城市新建民用建筑,修建了相当数量的防空地下室,提高了城市人员掩蔽面积,改善了防空设施条件,组建了人民防空专业队伍,开展了全民防空教育和演练。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防空建设借鉴国外民防发展经验,也由单一的防空建设转向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大力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为经济建设服务,由原来重视人的防护,提高到对城市重要经济目标并重的防护上来,走上了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组织指挥体系、防护工程体系、通信警报体系、专业队伍体系、人口疏散体系,提高了人民防空城市的整体抗毁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全民国防观念人民防空防灾教育提高全民防风险意识和技能培养
当今世界并非太平,以近几年发生的到现在仍看不到停止战争迹象的叙利亚战争为例,我们看到,战争给平民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国家基础设施毁于殆尽,常年的战乱使得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成百上千万的难民逃往欧洲以求生存,战争给地区安全环境带来了极度的不安和局势动荡,难民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难题。面对现实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并不乐观,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陆海边境线较长、周边相邻国家较多、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海洋权益争议较多的国家,客观上构成了一些不安定因素。此外,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超级大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对我国推行封锁、遏制和敌视政策,从而在整个外部安全环境上对我国构成严峻威胁。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来看,随着朝核问题、钓鱼岛问题以及南海岛礁问题等,美日韩等防务合作不断升级,影响地区安全不稳定因素凸显,国家安全面临的传统威胁和新的威胁更加严峻,同时国内暴力恐怖事件、群体性事件、自然灾害事件、安全事故事件等呈现多发态势,我国安全形势面临的挑战将更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加强全民国防观念人民防空防灾教育,提高全民防风险意识和技能培养,已经时不我待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环境,在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在不少人中滋长了和平麻痹思想,一些人国防观念淡薄,对人民防空防灾工作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在我们国家大战一时打不起来,人民防空防灾建设是可搞可不搞;有的把国防观念教育,提高居民防空防灾风险意识和技能培养,认为是“空对空”可有可无;有的把人民防空防灾宣传教育“五进”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网络)认为是多此一举等等,这些认识对于加强国防、人民防空防灾建设都是极为不利的。“居安思危,忘战必危,有备无患”等中华民族的古训,我们必须记取。加强国防观念人民防空防灾教育,有利于激发全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强大正能量。加强国防观念人民防空防灾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防范风险意识,筑牢心理防线。加强国防观念人民防空防灾教育,有利于增强全民忧患危机意识,提高防范风险技能。因此,只要战争和灾害存在一天,加强全民国防观念人民防空防灾教育就一天不能停止。
积极稳妥地开展城市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建设确保战时平时城市运行安全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城市现代工业化格局已经形成,维系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目标明显增多,这一切彻底地改变了新中国之初“一穷二白”的面貌,有力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重要经济目标本身具有的不可移动性、目标的凸显性和防护的难度性,现代战争的空袭手段对重要经济目标的打击和破坏也是最严重的,对城市居民生活及城市各项功能的运行安全也是影响最大的,加之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城市重要经济目标和基础设施抗风险能力就显的比较薄弱。因此,积极稳妥地开展城市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建设,确保战时平时城市运行安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城市重要经济目标,是指维系城市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国计民生和战争潜力影响较大的目标,主要包括重要的工矿企业、科研基地、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桥梁、水库、仓库、电站等。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建设,是人民防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当前有利的和平环境,积极而稳妥地开展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建设。虽然我市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建设有了一定基础,但还远远不适应信息化战争防空袭斗争的需要,还存在诸如一些重要经济目标布局不合理,过于密集;对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建设重视程度不够;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缺乏相应的规定和标准;对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的执法力度不强等问题。
(一)科学界定和区分目标类别和防护等级,是搞好重要经济目标建设的前提条件。依据经济目标的综合价值及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重要经济目标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目标:在战争和灾害中支持军队行动,保障重要军用物资供应,保证城市功能发挥极其重要,必不可少、无可替代的目标。二类目标:保障居民在战争和灾害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条件等方面非常重要的目标。三类目标:在空袭中和平时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和可为战后和灾后抢修、恢复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和物资的目标。
(二)要搞好重要经济目标的配置和布局。为提高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能力,在平时规划建设时,应当将重要经济目标合理布局,分散配置。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打不垮、炸不乱”的工业布局,不至于战时出现一炸一片,炸一个影响一大片的不利情况。同时,要考虑备用设施的建设。
(三)要突出城市“生命线”工程防护措施建设。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的关键性设备应建在地下,防护等级要高,必须考虑二次保障能力;食品、药品、物品及油料储备仓库,应当建在地下或隐蔽的地点,保障战时平时城市供应。
(四)重要的工矿企业、科研基地、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的核心设备战时必须转入地下,不易转入地下的应当采取加固措施,增强抗毁能力。
(五)要制定应急抢险抢修方案。《人民防空法》规定:“对重要的经济目标,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制定应急抢险抢修方案。”各级人民防空部门和重要经济目标单位应依据人民防空法规定,从我市的经济实力出发,并考虑重要经济目标战时的作用和遭敌空袭后所产生的危害,在充分调查研究、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经济适用有效的应急预案,并通过训练演练检验其可行性、操作性,适时对预案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和调整,提高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
(六)要做好关键技术和物资器材储备。经济目标防护所需的技术和物资器材,不但量大,而且品种庞杂,准备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必须在平时就要事先按要求做好准备。
(七)要建立专业抢险抢修队伍。被确定为“重要经济目标”的单位,要按照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指挥、便于抢险救灾的要求,建立一支能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的专业抢险抢修队伍。紧贴单位的专业实际,开展岗位练兵,定期集中培训和演练,提高其抢险抢修能力。
防空防灾宣传教育
加快城市人民防空防灾疏散地域建设完善应急管理机制
人民防空防灾疏散地域,是安排、配置城市疏散人口、物资和工业设施的地区。疏散地域建设,是人民防空防灾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平时顺利进行城市人口、物资和工业设施疏散的基本保证。只有平时认真做好疏散地域建设和各项准备工作,才能为战时和平时组织疏散奠定基础。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生活变为城市居民,上百万人口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各项保障能力和保障设施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在战时和平时将城市部分人口有效地安全转移出去?减轻或减少战争空袭和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带来损失,已经迫切地摆在了各级人民防空防灾部门面前。因此,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加强对疏散地域建设的领导。人民防空防灾疏散地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层次多,困难大,必须建立有党、政、军领导参加的城乡共建疏散地域的领导机构。这一领导机构的任务是平时组织疏散地域建设,战时灾时组织疏散。根据城市人民防空防灾疏散计划,平时可采取城乡挂钩、对口扶持等办法,做好规划落实各项计划建设。建立健全疏散组织和接收组织,完善疏散方案,并在条件成熟时,组织适当规模的演练,以促进疏散计刬更好的落实。
(二)疏散地域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一是疏散地域建设要与疏散地域所在地的经济建设接轨。人民防空防灾疏散地域建设,在任务、内容和形式上,与疏散地域所在地的经济建设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应当把他们很好地结合起来,并努力做到两个一致:计划任务一致,人民防空防灾部门要主动与当地经济主管部门联系,协商制定共建计划,并将此纳入当地的经济建设规划,在共建项目上与当地经济建设目标统一起来,以利于集中建设力量;措施一致,人民防空防灾部门要和当地经济主管部门采取联合行动,共同检查督促工作的开展,为疏散双方排忧解难,更好地推动共建工作的进行。二是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防空防灾工作的关系。人民防空防灾疏散地域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城市和乡村的共建活动,在疏散地域建立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增强接收安置能力,同时要通过疏散单位与接收单位共建工作的开展,密切城乡关系,达到人熟、路熟、情况熟,保证城市人口在需要时能够疏散得开,接收得快,安置得好,使疏散计划得到落实。
(三)人民政府牵头,争取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人民防空防灾疏散地域建设,涉及面广、层次多、难度大,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事需要社会各界、各单位共同努力。为此,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主动牵头,搞好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加强疏散地域建设的合力。同时还要积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争取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一是调动城乡两方面积极性。各级人民防空防灾部门在组织疏散地域建设时,要坚持“互惠互利”原则,充分利用城乡双方的优势,尽可能多建设一些能够使城市和乡村都受益的项目,以调动起城乡两个积极性。人民防空防灾部门在组织开展共建活动中,不仅要牵线搭桥,还要积极为共建双方当参谋,帮助他们选好项目把好关。要充分发挥城市信息灵通、资金雄厚、设备精良、技术先进、产品丰富、物力充足的优势,扎扎实实为预定的人民防空防灾疏散地域建设多办实事。发挥农村劳力充足、场地宽阔、资源丰富、农副产品多的优势,为城市提供投资场所。疏散单位要定期深入疏散地域挂钩联系,疏散地域的县、乡、村应主动进城协商落实共建项目。二是搞好部门之间的协作。人民防空防灾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能,发挥好组织调协作用。要勤请示、常汇报、多宣传,争取各级党委、人民政府和军事部门领导对疏散地域建设的重视和支持,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搞好部门协作。特别是要紧紧依靠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各个部门的协作。人民防空防灾部门与有关部门之间,各级人民政府部门之间,人民防空防灾与军事部门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和必要的会商制度,把人民政府、军事、人民防空防灾及各个部门的积极性拧在一起,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共同搞好疏散地域建设。
人民防空是全民性的防护工作,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方面,是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事关国家安全、人民安危的大事。每年我市组织的9·18防空警报试鸣活动,防空警报为你鸣响,就是警示世人,提高国防观念,勿忘战争和灾害的存在,自觉增强防空防灾意识,学习掌握防空防灾技能,为应对灾难做好心理和物质准备。一旦灾难发生,你都会在人民防空防灾的保护下从容应对。因此,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关心、理解、支持人民防空防灾事业发展,爱护身边的防护设施,为防范和减轻灾难危害,建设美丽的新兰州,做出应有贡献。
(兰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宣)
相关新闻
- 2013-05-13美丽陇南筑梦小康 写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之际
- 2013-05-12巨灾重建五年回眸:写在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之际(上)
- 2011-10-15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结表彰大会在京召开
- 2011-05-11泽巴足通报“5·12 汶川特大地震”我省灾后重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