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给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访“阅读改变中国—2016年度点灯人”李琳
原标题:通过阅读,给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
——访“阅读改变中国—2016年度点灯人”李琳
“随着近年经济结构的调整及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肃南农牧民群众口袋里的钱多了,孩子们手里的零花钱也多了,孩子们之间比吃穿的、上网吧玩游戏的、乱买玩具等不良习惯等随之出现,加之很多孩子们在下午四点多到六点之间就放学了,尤其是家在集镇而家长在各牧场放牧的孩子,放学后在校外更是无人管护。如何做好未成年人校外看护和关爱工作,这是教育乃至各部门思考和关注的一个问题。此外,牧区的家长们大部分时间在牧场放牧,孩子们放学回家后没有人辅导学习,农牧村图书室的少儿读物不仅少而且过于陈旧,缺乏吸引力。如何解决这个让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多年来,我思考良久!我认为,最好、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读书。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读书的场所,陪伴孩子们度过业余时间。这是一种最好的爱心呵护和人生成长的知识滋养。”4月24日,李琳老师告诉记者。
1成立肃南第一家爱心公益图书室
今年48岁的李琳老师生长于张掖肃南牧区,先后在乡村学校、县城中学当语文老师。在基层工作了多年的李琳发现,牧区的孩子们面临着阅读面狭窄的困境,一些相对贫困、偏远的学校尤甚。为改变这种状况,李琳向学校领导提出了成立课题组进行传统文化校本化研究的想法,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于是李琳带领语文组的几个老师编写了《国学经典诵读》、《经典诗词诵读》两本校本读物,填补了当地学校阅读教材的空白,同时两本读物也被推荐到基层其他学校。
2011年初的一天,李琳老师在网上看到一个叫“微笑图书室”的公益机构在乡村学校建立图书室,就试着申请了。没多久,李琳老师就收到了第一批图书,并陆续收到了上海罗氏诊断公司和许多个人捐赠的图书。肃南县第一个爱心公益图书室就建成了。几年来,“微笑图书馆”的图书源源不断的邮寄到了肃南一中,陆续收到科普类读物、中外名著、辅导资料、杂志等书籍4600多册,价值7多万元。李琳带着师生们从邮局肩扛车拉,把4000多册图书搬运到学校,及时造册登记、分类上架,组织成立“微笑读书会”,认真开展读书活动。
2先后成立三个“牧童之家”
2014年,李琳老师牵头与广东省春桃慈善基金会达成合作,在大河乡牧民安居点建立了“牧童之家”,召集一批有爱心、乐于公益事业的教师、公务员为留守儿童开展阅读、趣味课堂、素质拓展等活动,为牧区孩子量身定做了“书包图书馆”,即每到星期六社区的孩子们就聚集到“牧童之家”,孩子们听志愿者讲故事、绘画、手工制作,家长们也来分享亲子阅读的快乐时光,这样一来既丰富了牧区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又解决了牧民家长的后顾之忧。2016年、2017年,李琳老师又牵头先后在肃南祁丰藏族乡、肃南皇城镇建立了两个“牧童之家”。目前,祁丰藏族乡“牧童之家”,皇城镇“牧童之家”分别拥有图书4000册,大河乡“牧童之家”图书多达5000多册。
3梦想是让每个牧区的孩子都拥有一个“书包图书馆”
李琳老师告诉记者,他的梦想是让牧区的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书包图书馆”,让每名学生都能快乐阅读、健康成长。2016年,“牧童之家”入选中宣部全国思想文化创新典型案例,甘肃省委宣传部表彰为全省思想文化创新工作典型案例。
在2015年的“阅读改变中国”评选活动中,李琳老师负责的肃南裕蕾爱心协会成为西部唯一入围的公益机构。2016年4月,李琳老师获得“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荣誉称号。面对这样的殊荣,李琳老师却说:“我要做好青少年阅读活动的‘服务员’、阅读推广的‘宣传员’、公益机构、学校、老师之间的‘协调员’。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孩子们喜欢阅读、热爱阅读,通过阅读,播撒希望的种子。”通讯员杨杰记者雒焕素
相关新闻
- 2017-04-27兰州市开展“互联网+智慧社区”建设探索城市社区商业新模式
- 2017-04-27兰州市中小微企业发展瓶颈问题对接会召开 60余家企业面对面交流对接
- 2017-04-27兰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省气象局站路面恢复施工完成
- 2017-04-27兰州157路、158路昨日“开跑”受热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