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徽县城关镇改善民生:安居乐业“惠”民生
原标题:改善民生:安居乐业“惠”民生
记者 马海涛
春日的午后,在徽县城关镇石佛村的文化广场上,几位大妈正伴随着音乐跳着广场舞,而在广场旁边,几位大爷正利用健身器材活动筋骨,闲适自得。
村民杨守义老人说:“我们村子变化简直是太大了。过去条件不好,人们都忙着讨生活。现在生活好了,再加上政府给咱们建了休闲广场,修了农家书屋,安装了健身器材,村里的男女老少,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到广场上运动一会儿,年轻人大都聚在村委会的图书室、棋牌室,看书下棋。”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近年来,随着“433”发展战略的有力推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在此基础上,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不断深化实施“433”发展战略,将“着力夯实民生基础”作为一项重要工程,狠抓实抓,通过不懈努力,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民生领域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老有所养:让“夕阳”映红半边天
如今,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养老服务就成了人们避不开的话题。数据显示,我市目前已经整体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再加之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老年人口空巢率不断攀升,空巢化现象日益突出,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社会养老服务问题越来越突出。
面对这一难题,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前谋划,安排民政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探索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结合、城乡统筹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养老保障水平。
“现在生活很丰富、很幸福,平时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看书、打打牌,挺乐呵的。”成县中心敬老院的老人苏永德说。
随着全市老年人口不断增多,民政系统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多方筹集资金,持续夯实养老服务基础。建成了陇南市老年公寓(军休所)、文县社会福利院、礼县老年护理院及9个县区中心敬老院,12个乡中心敬老院等一批城乡养老服务机构,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让老年人群体在温馨的社区环境中安享晚年。
难有所扶:为困难群众撑起“保护伞”
“我真的很感谢政府对我们一家人的帮助,给我们筹钱,帮我们渡过难关。”成县黄陈镇郑山村的低保户王德杰激动地说道。
王德杰今年35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可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去年王德杰不幸患上了尿毒症,前前后后共花去了六万多元,除去大病救助报销的四万多元,自己还借了近两万元,这近两万元的债就像一片阴云罩在了王德杰一家人的头顶。好在当地政府及时了解情况,主动为他们解决了医疗救助及临时救助资金共一万五千元,并为他们办理了农村二类低保,解了王德杰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像王德杰这样的事例在全市不胜枚举。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进一步完善了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并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落实,城乡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多了一层保障。
学有所教:让每个适龄儿童乐享童年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在徽县江洛镇游龙村中心幼儿园,伴着轻快的音乐,孩子们正在嬉戏玩耍,稚嫩的欢笑声洋溢在整个幼儿园内。“我们园里现在各种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环境也不错,可以说一点儿也不比城里的幼儿园差。”一位园内教师告诉记者。
教育是民生之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深化实施“433”发展战略,下大力气、花大功夫,不断优化学前教育布局,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加快幼儿园建设步伐,有效推进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还积极充实一批学前教育教师到农村幼儿园任教,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效突破了全市学前教育水平之后的困境,为全市学龄前儿童、尤其是农村贫困儿童入园上学打开了一扇门。
……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在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陇南将在不断发展社会经济、致力脱贫攻坚的同时,一如既往地把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不断夯实民生基础,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福祉,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甜更美更舒心。
相关新闻
- 2017-02-09白银会宁县倾力改善民生
- 2017-01-13林铎:保持政治定力 强化责任担当 践行严以律己 切实改善民生
- 2017-01-09嘉峪关改善民生惠百姓
- 2017-01-04兰州:顺应人民群众期盼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