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武威 正文
投稿

【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咬定“第一要务”落实“最大任务”——武威古浪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综述

2016-10-14 10:01:08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文良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咬定“第一要务”落实“最大任务”——古浪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综述

  记者 马顺龙

  近年来,古浪县秉持“以党建统揽全局、用发展凝聚人心,无中生有抓项目、有中生优增效益”的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最大任务”不放松,围绕实现脱贫摘帽、同步小康“两大目标”,努力建设人民富裕、经济繁荣、生态良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古浪。

  一

  古浪县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无中生有抓项目,扩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2015年,争取国家专项建设资金及配套贷款14亿元,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贷款7.48亿元、棚户区改造贷款4.17亿元。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12项,其中亿元以上35项,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5.12亿元,增长12.38%;争取国家和省市投资14.33亿元,增长20.63%。金古公路、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等63个项目全面完工。干武铁路增建二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雍和新能源松山滩风电基地第二风电场等49个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17项,到位资金139.13亿元,增长27.44%,广东绿润超大口径PE管、深圳鑫美丰服饰加工等88个项目落地实施。今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21项,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4亿多元,争取国家和省市投资14亿元以上,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0亿元以上。

  突出扩规模增效益,全力抓好工业经济。古浪县深入实施武威市工业强市战略,扶持骨干企业发展,培育壮大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近五年,工业集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6亿元,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09项,80个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54项,落实到位资金380多亿元,年均增长89.8%,以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生物制药、新能源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支柱产业发展壮大。

  古浪县抓好骨干工业项目建设,全力加快鑫淼电石炉废气利用发电、石岛15万吨高档玻璃制品、伊禧堂6万吨红秃头小麦深加工等24个续建项目建设进度。加强通环500台环保设备、晋汇钙业10万吨石灰深加工、深圳奥德圣3000万只锂电池等14个项目的协调服务,建成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5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以上。深入推进重点项目互保共建和工业企业互为市场工作,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祁连山水泥、海纳塑业、达华节水、兴达建材、傲农饲料等企业开拓销售市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工业集中区道路4.2公里,架设石岛玻璃项目4.7公里35KV供电专线和国际陆港13.4公里10KV供电专线,铺设园区燃气供气管道12公里,建成土门污水处理厂,启动建设双塔污水处理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

  二

  落实“最大任务”,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1至2015年,古浪县累计移民4.07万人,其中黄花滩“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整村整组搬迁南部山区贫困群众2.56万人。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累计减贫13.6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55.19%下降到18.8%。

  古浪县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制定实施全县“1+17+2”精准扶贫方案。2015年完成124个贫困村、2.97万户11.61万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投入扶贫资金10.7亿元。贫困户发展设施农牧业1.05万亩、特色林果1.47万亩,启动实施1000户贫困户光伏扶贫试点项目。解决了1.0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农村公路300公里,建成乡镇客运站4个、乡村停靠点51个。改造贫困户危房4753户。培训贫困劳动力1.6万人。建成电商扶贫网店37个、金融便民服务点67个。开工建设5个移民点,新建成3个,搬迁山区贫困群众2283户1.03万人。预计全年脱贫37个贫困村、1.46万户5.6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8.8%,是历年来脱贫人口最多的一年。

  今年,古浪县提出减贫5万人以上,51个村整体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6%以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20元,扶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30元。全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加快黄花滩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下山入川工程1号、9号移民点建设,搬迁1900多户8650名贫困群众。建设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人口规模达到1.1万人左右,其中搬迁山区贫困群众4500人左右。启动干城、黄羊川等南部山区乡镇收缩居住点建设。坚持主体生产模式扩大规模与提质增效两手抓,发展设施农牧业1.1万亩以上。改善贫困乡村基础条件,解决1.41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94个自然村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升级,新建农村公路300公里,改造农村危房7538户,实施27所村级幼儿园和13所学校全面改薄项目,建成15所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51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古浪县全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培育壮大富民产业。今年,全县设施农牧业达到18.8万亩,特色林果达到36.12万亩,甜高粱种植面积达到12.37万亩,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来自主体生产模式的比重达到60%。

  三

  古浪县以“工业新型化、城镇带状化、农业现代化、社会信息化”为目标,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建设,带动全县城乡一体化发展。五年来,新建农村公路897公里,路网密度达到56.27公里/百平方公里;新改建渠道800多公里,治理河道55公里,解决了17.8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改建农电线路548.8公里,建设保障性住房1.9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72万户,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2011年以来,古浪县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累计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94.64亿元,城镇化率由2011年的17.96%提高到25.03%。全力建设甘肃国际陆港中心区C区,储备土地5800亩,完成通道绿化和相关规划设计,为项目入驻创造了基本条件。加快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县城三版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街景规划完成评审报批,全县村庄布局规划和金色大道沿线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规划加紧编制。新建公共租赁住房2000套,改造棚户区980户,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3800套。世行贷款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实施,黄羊川镇新型城镇化试点有序推进。创建“千村美丽”示范村2个、“万村整洁”村36个。西靖、黄花滩、永丰滩撤乡建镇,新建续建新型农村社区6个。

  古浪县紧紧围绕“节水、治沙、造林、防污”四个重点,坚持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五年完成治沙造林34.53万亩,封山(沙)育林(草)61.3万亩,水源涵养林2.79万亩,农田林网2.61万亩,通道绿化1055公里,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9.6%提高到15.32%。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任务全面完成,建设工程通过省级竣工验收。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去年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3.15亿立方米以内,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0.8亿立方米以内。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2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6平方公里。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完成人工造林13.64万亩,封沙育林12.5万亩,通道绿化370公里,义务植树231万株。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流转集体林地2.23万亩,组建1000亩以上家庭林场4个。深入开展环保大检查,大力实施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综合治理,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严格执行“五禁”决定,加大资源管护力度,生态治理成果进一步巩固。

  坚持共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古浪县五年投入项目资金4.37亿元,实施教育项目416项,新扩建校舍20.1万平方米。争取卫生项目资金2.38亿元,完成县急救中心、县妇幼所、卫生监督所业务楼、12所乡镇卫生院和139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启动县中医院整体迁建和绿洲生态移民医院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县城数字影院,新建村文化广场13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7个。

  立足保障和改善民生,古浪县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工作保障,持续改善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城乡群众,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去年县财政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3.92%,增长34.4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总投资1.3亿元的各类教育项目130项,新建校舍5.5万平方米,中小学D级危房全面排除。实施总投资4320万元的卫生基建项目6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项,县中医院住院部综合楼完成“三通一平”;基本药物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率达到100%,分级诊疗全面启动,医师多点执业顺利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由人均320元提高到380元,参合率达到98.23%。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落实各项优先优惠和“单独两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为4.05‰。建成县城数字影院并投入使用,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建成布展并开馆。认真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城镇新增就业384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为3.46%。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失业保险金、工伤人员伤残津贴标准提高12%,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提标工作全面完成。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张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