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学促做推动发展
永靖县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综述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永靖县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突出问题导向力戒形式主义,带着问题“学”,聚焦问题“查”,针对问题“改”,用“四讲四有”标准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使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一次思想大提高、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的“回炉”锻炼,锤炼出更多优秀的合格党员。同时坚持学做结合,实现知行合一,“学”得深入,“做”得扎实,把学习教育的成效体现在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各项工作上,使“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成为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
以上率下树立标杆
“支部一个不少、党员一个不落”,突出“原汁原味”“深入浅出”“广泛持久”。在学习教育中,永靖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四讲四有”为标杆,真学实学,在“学”中自觉凝魂聚气,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县委常委带头示范,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各自所在的党支部专题学习讨论,为学习教育树起标杆。各乡镇、各单位也通过座谈会、研讨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针对党员干部“缺什么补什么”,在深化认识和联系实际上下功夫,一条一条梳理、一项一项分析,弄清症结所在,共商解决办法,弥补自身“短板”。
永靖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推进小组有关负责人说,只有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学习教育才有说服力、感召力。党员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带头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解决自身问题,才能形成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效应。
创新形式拓宽渠道
党员为“细胞”,基层党组织为“肌体”。为确保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永靖县从高处谋局、细处“落子”,既对齐标准、完成规定内容,又结合实际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创造鲜活经验,绘制完成了一张张“强健肌体”的规划图。
在方案制定上,永靖县委部署开展“先锋引领”行动、“四亮一争”活动、“三个一流”争创活动、“三学一评两富”活动,为怎样做一名合格党员提出了明确要求,各乡镇、各单位也挂出“作战图”,对学习教育的总体要求、学习内容、主要措施、组织领导等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点,切实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在手上、放在心里、融入日常。永靖县市政局以“打造美丽县城,城管在行动”实践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县农牧局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了三个农技专家“下基层”技术服务工作组,促进科学种植养殖技术惠及农户;县扶贫办深入贫困村开展“座谈调研”,调动贫困群众真正成为扶贫攻坚战的主角;盐锅峡镇制作图解“两学一做”宣传画进行张贴,简单明了推进学习教育;太极镇打出党建引领“组合拳”,促使基层党建“活起来”、支部党员“动起来”。
同时,充分利用永靖县电视台、“黄河三峡”门户网站、远程教育站点、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学习教育。目前,全县172个远程教育站点、永靖电视台、“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已成为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主渠道,黄河三峡网日点击量近1100多(次)。以学促做推动发展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对永靖县而言,“做”就是紧紧围绕州委“六抓”思路举措和县委“六先”发展理念,将脱贫攻坚和同步小康的任务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身上,坚持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统筹互促,以发展实绩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
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按照户均1万元的标准对3764户贫困户落实了到户扶持项目,有效破解了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不足难题。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两查两保”专项行动,有力保障了扶贫资金安全规范运行。全面完成“853”挂图作业和大数据平台建设,3月底全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现场会考察观摩团前来观摩。充分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加快三塬、岘塬、盐锅峡3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新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200亩、钢架大棚1860亩,发展高原夏菜3万亩,全县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6万亩。东西山区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全膜玉米、马铃薯连年实现稳产增收,草食畜牧业稳步发展,中药材、百合等特色种植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坚持项目引领,新开工项目38个,续建项目45个,总投资93.6亿元,完成投资8.14亿元。西山公路、刘家峡太极大桥、县城外环路、城北新村、黄河河堤护岸工程等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进展良好。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已在永靖县正转化为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动实践。(记者 刘红红 通讯员 张晓东 王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