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投稿

甘肃平凉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 整体脱贫摘穷帽

2016-05-20 13:05:13 来源:甘肃新闻网 作者: 责任编辑:李竞(实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甘肃平凉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 农民住新房看彩电

  甘肃新闻网5月20日电 (通讯员 高万里 朱元军) 初夏的早晨,平凉崆峒区峡门乡颉岭村移民安置点,漂亮的新房子盖起来了,人们忙着购置家具电器、绿化庭院,迎接新生活的到来。“山里人从世代居住的窑洞、土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小康屋,梦里都能笑醒。”村主任马文成说。

  走路脚不沾泥,吃水不用肩挑;住新房子,看大彩电;吃穿不愁,还有闲钱……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深入推进,崆峒区山乡贫困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会战中,崆峒区针对南北二塬贫困乡村地域相连、情况相似的实际,紧盯南部阴湿林缘区、北部干旱山塬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三大贫困片带”,整合各类资金4.3亿元,全力推动整流域整片带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公共服务配套共建共享,整体脱贫摘穷帽,实现了精准扶贫效益的最大化。

  春暖花开的时节,安国镇尚堡村马天平开着三轮车走村串户收羊毛。

  望着眼前的水泥路,马天平感慨不已。这些年,靠着农闲时跑运输、贩皮毛,家里困顿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尚堡村百十户人家还守着两千多亩薄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马天平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

  2015年,随着扶贫开发全面提速,全长5.2公里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看着大伙都在为早日脱贫忙得热火朝天,马天平寻思,自己得加把劲了,看啥时能把农用车换成小轿车。“养牛、养羊、种玉米收入也不错,在家能致富,谁还愿意背井离乡去打工。”尚堡村村支书余金奎说。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崆峒区已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95%。

  “以前吃水要去几公里外,你看现在美不美,龙头一拧,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就出来了!”寨河乡郭河村马有财高兴地说。在老马的记忆里,多少年来,村里人吃水都要到沟底去挑,雨雪天气滑倒摔伤是常有的事。遇到春夏连旱,吃水就成了大问题。“你们看看,现在,再也看不到人担畜驮车运、半夜爬起排队抢水的景象了。”

  目前,崆峒区已在15个乡镇实施人饮工程38项,解决了16个村1325户5617人的饮水不达标问题、98个贫困村6850户2.9万人的自来水入户问题。全区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饮水安全率达到了100%。

文章来源:甘肃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竞(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