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三农 正文
投稿

掌握这九种方法提高猪出栏率

2016-03-22 08:40:22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见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掌握这九种方法提高猪出栏率

  1.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不同品种S所得的杂种猪,比纯种亲本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在生长肥育过程中,具有好喂养、生长快、抗病力强、育肥周期短等特点。试验证明,二元杂交猪,比纯种猪提高日增重15%~20%,三元杂交猪比纯种猪提高25%左右。目前我省多采用长白与大约克杂交母猪,再与杜洛克公猪交配,从而获得最佳的三元杂交组合。

  2.提高仔猪初生重与断奶重。仔猪初生重大,说明仔猪在胎儿期生长发育好,在其后的生长过程中,体质健壮,患病少,好饲养,增重快,断奶体重大。一般情况下,断奶体重大的猪,在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将比断奶体重小的仔猪缩短肥育出栏期1~2个月。

  3.提供适宜的温、湿度环境。猪舍要控制好温、湿度,温、湿度过高,会导致猪的采食量减少,日增重下降;温度过低,则热能消耗大,采食量多,而饲料报酬低。因此猪舍的适宜温度范围应控制在小猪20~30℃、成猪15~20℃,湿度以控制在50%~55%为宜。

  4.供给充足洁净的饮水。水是猪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物质,猪的饮水量因体重、饲料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不一样,一般体重大,喂料越干,气温越高,则饮水量就越多。供给的饮水必须充足、洁净。

  5.饲喂采取“四定一改”。即定喂的次数、定喂的时间、定喂量、定饲养标准,改湿拌料为干粉料喂猪。饲喂次数要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来确定,仔猪一般日喂5~6次,中猪4~5次,大猪3次。饲喂时间,每天要相对固定。饲料喂量,每次要保持均衡。饲养标准,要根据猪的体重和生长阶段,调配不同的日粮配方饲料营养标准。饲料要将过去传统的饲喂湿拌料,改为水料分开,饲喂干粉料,有利于猪的消化吸收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6.合理的饲养密度。猪的饲养密度应根据猪的大小和不同季节而进行调整,一般以每头肉猪占0.8~1.0平方米为宜。3~4个月龄每头肉猪需要占0.6平方米,4~6个月龄每头肉猪需要占0.8平方米,7~8月龄占1平方米。

  7.实行同窝原圈饲养。仔猪从出生到肥育出栏,实行同窝原圈饲养,比仔猪断奶后移圈混养效果好。由于减少了应激刺激,可提高日增重7%~8%,缩短肥育出栏期20~30天。

  8.实行早去势。去势后可使仔猪性情安静温顺,食欲增加,生长速度加快。去势日龄越早,对仔猪造成的应激影响越小,一般以20~25日龄去势为宜,根据试验,这个日龄比60日龄断奶后再去势的仔猪,可提高日增重5%~6%,缩短育肥期15~20天。

  9.适时进行防疫和驱虫。对肥育猪要严格按照科学的卫生防疫程序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病的疫苗预防注射和药物驱虫工作,以确保猪的健康和实现养猪的高效益。(省“12316三农”畜牧养殖专家 张苏琼)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责任编辑:张玉芳(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