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2月25日电(记者 程楠 郭刚)白雪皑皑,天色湛蓝。春寒料峭中,数公里的古长城蜿蜒天地苍茫间,更显威武与豪迈。
甘肃省武威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古长城享誉中外。经过多年来的持续保护与维修,促使当地遗存下来的600多公里汉、明古长城重新“威武”起来。
在一小部分尚未修缮的古长城上,阳光照射进来,破损的夯土在城墙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暗影。“自然侵蚀是古长城损坏的主要原因,风蚀、雨淋、虫害等对长城的危害是比较大的。”武威市文物局局长王树华说。
针对自然侵蚀,2012年以来,中国实施了古长城保护抢险加固、围栏保护等工程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古长城保护起了很大的作用。
记者看到,在武威市凉州区一段长达数公里的古长城上,“修旧如旧”的保护效果非常明显:阳光下,土黄色的城墙、烽燧、隘口泛着金黄连成一线,熠熠生辉。
王树华介绍,在维修加固长城的过程中,技术人员综合运用了工程地质力学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对长城表面风化层添加化学PS材料(聚苯乙烯)进行加固,对裂缝坍塌和基础凹进的墙体进行锚固,并对墙体的孔洞进行填补和灌浆处理等。“经过维修以后,可以有效延长古长城的寿命。”
在武威市古浪县泗水镇光辉村,距古长城约700米的位置处,当地同敦煌研究院在2014年7月共同建立的明长城气象观测站已做到了自动科学监测长城数据。
“我们在长城上架设的设备,可将长城的温度、湿度、墙体脱落等数据收集传输给气象站。”古浪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局长王子璠说,“气象站再自动将数据传给敦煌研究院的专家,这样长城保护做到了实时化和动态化监测”。
近年来,除了科学技术为古长城筑起“保护盾”外,长城沿线老百姓文保意识的加强也让长城保护受益匪浅。
古浪县泗水镇光辉村村民王林年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不少村民经常从古长城上取土改良土壤,几乎没什么保护意识。“2000年前后到现在,尤其是古长城修复工程实施以后,村民都很自觉地保护长城了。”
光辉村这个古长城脚下的村落安静而隐蔽,不时有三三两两的背包客驻足停留,拍摄雄伟的古长城。
记者了解到,武威市现有长城资源近630公里,主要为汉、明长城,是名副其实的“长城大市”。甘肃省文物局统计数据,地处中国西部的甘肃省境内,秦、汉、明三代的长城总里程达4000公里,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王树华等基层干部普遍认为,由于古长城多分布于地质条件差、边远贫困的地方,年代久远,古长城保护非易事。“基层文保力量非常薄弱,项目投入也难以跟上自然损毁的进度。”王树华说,“保护好古长城这一人类的历史文化遗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