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这些消费现象被甘肃省消费者协会点名
中国甘肃网3月13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沈文刚)3月13日,甘肃省消费者协会通过对2024年全省消协组织投诉数据的分析,结合消费体察和消费者来电,发现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银龄消费、预付卡消费存在不满意现象。
快递服务
快递行业中目前存在的消费者不满意现象是快递员在没有打电话通知消费者的情况下,擅自将快件存放在自提柜、代收点,甚至是远离收件地址的其他地方的自提柜、代收点。
根据《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快递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快递公司与消费者之间存在服务合同关系,快递员未经收件人同意将包裹放入自提柜、代收点,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收件人的快递物品丢失或变相加重其收件成本,同时也严重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如果因此造成快递物品丢失或损坏,快递公司不仅需要赔偿消费者损失,其商业信誉也将受损。
消费者选择快递服务,关注的是服务质量、价格、便捷性和安全性。针对此类现象,省消协将对有关快递企业进行约谈。
银龄消费
近年来,围绕老年消费存在的“坑老”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商家通过免费讲座、赠送礼品等方式诱导老年人参加讲座,被夸大宣传的商品所吸引,从而高价购买,但在购买后却发现商品实际性能与宣传不符,甚至存在被虚假宣传诱骗的情况。有的老年人在浏览某些网络平台时,被弹出的广告诱导,点击链接,在没有勾选的情况下,自动续费购买了保险产品。有的老年人由于信息不对称,购买到标称价格实惠,其实是假冒伪劣的商品。
以上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引领银龄经济健康发展,省消协建议政府部门、社区、社会组织及媒体等多渠道向老年人普及消费知识,帮助他们识别和避免消费陷阱,提高他们的维权能力。行政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会销”行为的监管,加强对金融产品风险性标识的监管,加强对网络上售卖的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家庭成员也应多关心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关注老年人的消费行为。同时,维权部门应当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消费维权渠道,如设立专门的老年人维权热线或服务窗口,帮助他们快速解决消费纠纷,使消费环境更加“适老”化。
预付卡消费
预付卡消费一直存在店面易主,新的经营者拒绝消费者继续使用原预付卡的现象;经营者门店搬迁,不给消费者退卡退费的现象;经营者一味宣传预付卡的优惠折扣,对使用条件和范围不作详细说明和解释,消费者购卡使用时发现优惠幅度“缩水”的现象;经营者售卡后,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时推销劣质商品的现象;移动支付时,通过账外收款,逃避相关责任,以及经营者职业闭店、办卡容易退卡难等现象。这些现象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服务、健身服务、餐饮和教育培训服务等领域。
2022年,我省已经出台了《甘肃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省消协建议,各行政监管部门依法加强监管,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规范预付卡消费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同时希望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引导经营者强化诚信经营意识,依法依规开展预付式消费卡经营活动。
- 2025-03-13【甘快看】在忙吗?有个事跟你说
- 2025-03-13【甘快看】一碗面的环球之旅丨从黄河之滨到塞纳河畔 兰州牛肉拉面香飘浪漫之都巴黎
- 2025-03-13【甘快看】《戈壁是一片海》第二集——沙海养虾人
- 2025-03-13【甘快看】AI绘定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