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甘肃评论

把握好造福人民的根本价值取向

2025-11-28 09:20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田云鹤

  坚持人民至上是“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六个坚持”重要原则之一。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贯穿规划编制和发展全过程,广泛凝聚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造福人民的政治引领。要深刻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意蕴,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自觉,筑牢造福人民的责任担当与使命意识。要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长效化机制化落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过硬作风保障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夯实造福人民的物质基础。一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推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扩量提质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布局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等未来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为民生改善筑牢经济根基。二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与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重点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有色金属新材料、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等产业基地,以产业提质增效拓宽民生改善空间。三是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效能。坚持扩大有效供给与提升发展质量并重,着力提高服务产业供给质量、产出效率、创新能力与开放水平,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民生保障升级。

  纵深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农村发展活力,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增强省会对全省的聚集和牵引作用,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兰白核心增长极、河西走廊产业带、陇东南产业区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区域发展格局。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与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统筹城乡就业政策,破除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持续深化“援企稳岗·服务千企”行动,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真情关爱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打造家政服务品牌矩阵,提升创业孵化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平台服务效能。

  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为民办实事的内容和方式,提高为民办实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建设,营造全社会关爱互助的良好氛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切实打通造福人民的“最后一公里”。深化法治甘肃、诚信甘肃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培育良好社风民风,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作者为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