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甘肃评论

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关系

2025-11-28 09:19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解若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刻把握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科学内涵,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制度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深化市场化改革,充分激发内生动力。一是推进能源和数据要素市场改革。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差价结算机制,适时扩大机制电量规模,吸引更多新能源企业参与其中。加快落实《甘肃省数据市场培育行动方案(2025—2027年)》,建立健全数据流通交易规则和价格形成机制。鼓励企业开展数据资产入表试点,探索数据资产质押融资、作价出资等多元化价值实现形式。二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土地要素方面,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行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等市场化配置模式。在资本要素方面,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企业通过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拓宽资金渠道。在人才要素方面,破除户籍、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因素,健全人才跨区域、跨行业流动机制,促进人才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适配。三是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甘肃行动。积极探索建立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和处理回应机制,及时纠正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规定。同时,积极参与西部乃至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数据交易市场等要素市场建设,在更大范围内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优化政府职责体系,提升治理效能。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已有成效基础上,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编制统一规范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消除模糊条款和冗余流程,实现政策“一网查询、一键匹配、精准推送”,切实提高政策可及性和获得感。二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构建以信用监管为基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在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领域实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三是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健全以企业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估增强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将评价结果纳入各级政府综合考核;建立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常态化征集机制,通过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营商环境监督员、企业调研等多种渠道,广泛听取市场主体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及时回应企业关切。

  完善市场与政府协同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一是明确市场与政府分工边界。坚持“市场能办的交给市场,政府该管的坚决管好”,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由市场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公共服务、收入分配调节、生态环境保护等市场失灵领域,强化政府战略引领与责任担当,主动补位筑牢发展底线。二是创新宏观政策传导机制。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政策评估机制,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优化。创新政策工具和方式方法,打好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组合拳”,畅通政策落地见效、可感可及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长效机制。明确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规范干部与企业家的交往行为;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制度化渠道,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常态化举办“企业家日活动”“政企恳谈会”等,搭建政企沟通高端平台,实现政府服务清单与企业需求清单精准对接。

  作者为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讲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