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决胜收官“十四五”】甘肃以数实融合推工业升级 数字产业将破1300亿元

2025-11-26 17:33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中国甘肃网11月26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11月26日,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工信厅专场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甘肃深入落实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以“数实融合提质增效行动”为抓手,在数字技术创新、产业规模壮大、数实深度融合三大领域持续发力,推动数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领域,甘肃不断夯实研发基础、突破关键技术。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62个,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0%以上,新增发明专利300余件,在集成电路、核心元器件及电池材料领域成功突破“卡脖子”技术5项。

  同时,开源生态建设与技术成果转化同步推进。累计认定首版次软件40余件,产教融合平台孵化的高密度芯片封装材料落地应用后年增收超5亿元;西北师范大学发布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填补微型核电池领域国内技术空白。金川集团持续升级锂电铜箔、正极材料等关键材料技术,其高电压碳酸系掺杂系列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甘肃紫光、中电万维、冠云科技等企业的信息化产品入选工信部揭榜名单,大方电子、万桥信息更是跻身“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数字技术创新实力显著提升。

  数字产业规模的快速壮大,成为甘肃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今年1-10月,全省数字产业实现业务收入1080亿元,预计年底将突破1300亿元,带动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200亿元。

  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兰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投入运营,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规模达7.4万P,信息港公司获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甘肃)区域功能节点。细分领域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天水市建成西部集成电路封测基地,汇集上下游企业28家形成“设计-制造-封测”产业闭环,天水华天封测能力达600亿块,位列全球第6、国内第3;金昌市打造能源电子产业基地,引进电芯及电池材料企业41家,构建“矿-电-材-芯”协同产业链,兰州新区、酒泉市、白银市也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兰州信创基地布局鲲鹏/昇腾服务器、国产电脑制造,入驻骨干企业12家、智能生产线9条。

  此外,人工智能、算力、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云上甘肃成功通过全国股转公司挂牌审批,成为省内首家挂牌的科技信息化公司。

  数实深度融合赋能,则让数字技术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甘肃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累计为30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服务,推动2000余户企业完成改造提升,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68.2%。

  通过“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全省培育30余家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3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25万台(套),累计培育卓越级智能工厂2家、先进级智能工厂17家、基础级智能工厂68家、5G工厂25家及优秀场景62个。数据显示,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64.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5.6%,近三年增幅分别位居全国第2位、第4位,数实融合成效持续显现。

  当前,甘肃数字经济已形成创新引领、量质齐升、数实融合的鲜明发展格局。展望未来,甘肃将持续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实践、实现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贡献更大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