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高台:中水“点绿”戈壁荒漠

2025-11-25 16:46 来源:中国甘肃网

  寒意渐浓,高台县合黎镇八坝滩的防护林带已披上黄褐色。林木管护员刘万齐走进滴灌控制井房,拧开阀门,汩汩“中水”沿着地下管网,缓缓滋养着这片戈壁。

  “往年此时,树苗早已被风沙摧残得只剩半截。”刘万齐蹲下身,指尖轻触湿润的沙层,如今不同了,中水通过管道精准滴灌到根上,成活率能到80%以上。

  高台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年均降水量仅103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水资源匮乏成为制约当地生态治理的“卡脖子”难题。

  作为全县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合黎镇八坝滩曾长期面临“造林难、护绿更难”的困局。尽管连年植树,但因水源缺乏,“种得多、活得少”一度成为常态,“有树无水、有绿难续”成为戈壁人工造林难以逾越的障碍。

  “在这片蒸发量是降水量近20倍的土地上,没有水,再好的树苗也难以存活。”刘万齐深有体会。

  转机出现在2024年。高台县因地制宜,做好“水文章”,将县城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中水变废为宝,建成容量19.8万立方米的调蓄塘坝,为生态建设开辟了“第二水源”。

  2025年春,八坝滩引入中水灌溉系统,配套建设管网,实施人工造林7361亩,同步保障了长4.6公里的俄罗斯杨防护林带用水需求。

  “中水通过地下管网输送,结合浅埋滴灌技术实现精准灌溉,显著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林木成活率。”高台县治沙站高级工程师黄步青言语间难掩兴奋。

  翻开刘万齐的工作日志,一份“生态账本”清晰记录着每一步进展:3月开挖管道20公里、铺设滴灌带59公里;4月栽植梭梭、花棒苗木120万株,同步实施灌溉。这位常年与风沙打交道的西北汉子,望着眼前的新绿感慨道:“中水给了树木生命,树木则回赠我们绿洲。”

  为进一步实现中水“丰蓄枯用、常蓄应急”,高台县林草局副局长徐彩军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对接水务等部门,推动实施“中水扩容”工程,争取新建库容150万立方米的中水塘坝。“这相当于再造一座生态水库”,预计可满足3万亩林地的灌溉用水需求。

  如今的八坝滩,中水滋润下的梭梭、花棒等新植苗木茁壮生长、生机盎然。随着中水回用模式的创新推广,昔日“望沙兴叹”的戈壁荒漠,正逐步实现“以水点绿、因绿生变”的生态蝶变。北部滩上不断延展的新绿,也持续筑牢“三北工程”的绿色屏障。

  通讯员 陈占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