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高标准推动生态与工业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双赢
原标题:我市高标准推动生态与工业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双赢
中国甘肃网11月24日讯 据嘉峪关日报报道(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亮)“十四五”以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焦打造“四屏一廊”生态安全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赢。
持续推进产业绿色化转型。坚持以“三化”改造为引领,持续推动高耗能产业逐步向低碳化、循环化、高效化转型,“十四五”以来,投入超200亿元实施35个超低排放改造和节能项目,从生产源头削减能耗与排放,共培育国家级、省级绿色制造载体15个、省级节水型企业5家。同时,我市立足自身得天独厚的风光电资源优势,大力提升新能源在产业用能中的占比,电解原铝液贴上“绿电铝”标签,目前特种钢铝新材料产业绿电使用比例已近50%,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平衡发展,经济发展的“含绿量”与“含金量”同步提升。
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连续31年开展“绿化年”活动,累计种植各类树木2402万株,形成点线面、乔灌草、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特别是“十四五”以来,我市在巩固原有造林绿化成果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03%,绿化覆盖率41.14%,城市生态廊道达标率100%、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80%以上,“推窗见绿、移步换景、出门入园”已成为嘉峪关的靓丽底色和幸福常态。
全力守护蓝天碧水净土。我市以绿色转型发展为导向,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紧盯工业、燃煤、机动车和扬尘“四类污染源”关键领域,不断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提升,PM2.5浓度持续保持全省最低。水体保护卓有成效,全市工业和生活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再生水利用率100%,饮用水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利用处置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经过多年的努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体市民群众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有守护好绿水青山,才能激活金山银山。嘉峪关将像守护生命般呵护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让盎然绿色成为美丽雄关最鲜明、最厚重、最动人的高质量发展底色,推动生态与工业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双赢,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画卷。
- 2025-11-21嘉峪关市保障性住房管理服务中心:主动预约核查 破解大学生续租难题
- 2025-11-21嘉峪关市以人才为引擎赋能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 2025-11-20我国首条多型号氦-3管柔性生产线在嘉峪关投产
- 2025-11-19正式落地!嘉峪关新车上牌实现“居家办”全程“零跑腿”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