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陇原山乡新画卷|华亭:易地筑巢启新程 扶持润心绘新景

2025-11-20 15:32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年来,华亭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就业帮扶、产业培育、设施完善、社区治理等关键环节,打出一套精准有力的后续扶持“组合拳”。

  就业帮扶筑基石 拓宽增收致富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搬迁群众“稳得住”的关键支撑。华亭市精准对接搬迁群众就业需求,通过“培训+平台+岗位”三维发力,为搬迁群众筑牢增收“压舱石”。针对脱贫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等重点人群,该市创新推行“劳务+网络”服务模式,依托“春风行动”“直播带岗”等就业帮扶活动搭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全力打造零工市场,有效破解“人找不到活,活找不到人”的就业难题。

  在政策倾斜下,易地扶贫搬迁脱贫群众优先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据统计,全市已搬迁的411户1709人中,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373户807人,目前已稳定就业798人,其中公益性岗位就业44人,就业率高达98.88%,成功实现“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脱贫家庭每户至少1人就业”的目标。同时,该市在专项以工代赈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中广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055个,帮助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人均增收1.01万元以上,让群众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产业培育强引擎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产业是致富之源,为搬迁群众后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华亭市坚持将后续扶持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统筹谋划,结合各安置点资源禀赋,做好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创新“合作社+基地+搬迁户”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让搬迁群众深度嵌入产业发展链条。

  在马峡镇、河西镇等安置点,数百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与配套晾晒场构成了特色种植带;在策底镇和东华镇的设施蔬菜大棚里,新鲜蔬果四季常青;西华镇“人畜分离养殖小区”里,畜禽养殖渐成规模;上关镇的草莓种植基地、果蔬采摘基地、核桃种植基地串联起农旅融合新场景……一个个特色产业项目在安置点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全市已在17个安置点累计实施特色种植、养殖、文旅融合等后续产业培育项目37个,今年投资1112万元的策底镇设施果蔬产业园二期及设施辣椒基地、马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产业及配套设施改造提升、西华镇什民村乡村旅游示范村二期、上关镇农旅融合产业基地三期等4个重点项目已全部竣工,实现411户原建档立卡搬迁群众产业扶持政策全覆盖,让搬迁群众吃上了“产业饭”,走上了“致富路”。

  服务提质暖民心 绘就安居新画卷

  “硬件”“软件”同步升级,才能让搬迁群众真正“住得安、过得乐”。华亭市全面推进安置点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改造提升,采用“两配套”模式补齐发展短板——既配套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实现所有搬迁点通自来水、通讯网络全覆盖;又配套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文化舞台等公共服务设施,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服务。

  与此同时,该市以社区治理为抓手,推动搬迁群众从“物理搬迁”向“心理认同”的深度转变。在各安置点设立社区服务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组建“网格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困难帮扶等服务;常态化举办“村晚”、“庆祝农民丰收节”、“农民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拉近邻里距离,涵养社区文明。

  如今,17个安置点人居环境整洁优美,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群众笑脸日益增多,搬迁群众实现了从“挪穷窝”到“富日子”的美丽跨越,在汭水之畔绘就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幸福画卷。

  通讯员 赵建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