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小窗口撬动劳动维权大变革 兰州新区首创“劳动保障维权岗”

2025-11-19 09:18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零工市场

  走进兰州新区企业服务中心零工市场,一场劳资纠纷调解正在进行。打假期工的华先生为讨回2200元劳动报酬奔走多日,此时的他正与劳务派遣方激烈争论。兼职调解员袁泽仔细聆听双方陈述,不时低头记录。

  “我干完活拿不到钱,这都一年多了,让我怎么办?”华先生情绪激动地说。劳务派遣方则解释,“第三方效益不好,不能按时结款,我也难啊!”经过袁泽两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劳务派遣方承诺一周内支付拖欠的劳动报酬,华先生表示愿意耐心等待。

  这样的场景,在兰州新区的“劳动保障维权岗”已成为常态。

  维权新途径 小岗位解决大难题

  在兰州新区企业服务中心零工市场,一块“劳动保障维权岗”的牌子格外醒目。这里是新区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局优化劳动力市场监管营商环境,创新设立的首批劳动维权站点之一。

  今年9月,兰州新区整合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资源,设立“一口受理”窗口,打破部门壁垒,在兰州新区企业服务中心零工市场、兰州新区项目建设中心零工市场、甘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设置“劳动保障维权岗”,实现了案件统一受理。劳动者只需走进一个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即可完成投诉或申请。

  袁泽身兼多职:既是兰州新区企业服务中心零工市场负责人,也是兰州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主任,还是一名兼职调解员。他说:“这个调解中心是今年9月底建成的,是新区最大的劳动维权调解中心,主要服务于周边工业园区和物流园、餐饮商圈的零工人员。”

  据了解,兰州新区的“劳动保障维权岗”建设汇聚了多方力量。2025年7月,新区人民检察院联合新区人民法院、兰州市公安局新区分局、新区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局,共同签署《关于联合开展“助力农民工讨薪”集中攻坚活动的工作方案》。这一协作机制建立了信息共享与线索移送机制。各部门指定联络员,成立治欠工作专班,及时沟通协调,通报欠薪案件办理进度。

  “我们整合了劳动监察、信访、司法行政等部门合署办公,构建起集监察、调解、法律咨询和援助等服务于一体的联处中心。”兰州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四级调研员王永斌介绍。

  兰州新区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科工作人员魏龙表示,传统的劳动维权方式往往耗时较长。“通过劳动监察立案,法律规定的案件办理时间最长可达60个工作日。很多零工人员等不了那么久。”为此,“劳动保障维权岗”采取了优先调解的原则,简单案件最快当天就能解决。

  “我们通过案前调解,用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间解决纠纷,符合双方当事人的利益。”魏龙说。

  受理案件189件 成功调解103件

  为确保调解的专业性和公信力,兰州新区于今年9月公开选聘“劳动保障维权岗”兼职调解员。选聘条件相当严格:需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或律师执业证,或从事相关工作经验满1年。袁泽自豪地说:“我们20个兼职调解员中,80%以上是律师,其余也都有劳动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这支专业队伍解决了基层调解“不专业、不信服”的难题。

  短短几个月,兰州新区“劳动保障维权岗”的创新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自9月建立以来,共受理劳动纠纷案件189件,成功调解103件,未调解成功案件及时转送劳动保障监察或劳动争议仲裁处理,结案率达98%。

  以兰州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为例,截至11月中旬,这里累计接收上级转办、交办、劳动者来访投诉线索110件,为123名劳动者追讨劳动报酬166万元。

  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更是行政执法部门的担当与作为。零工人员维权时普遍面临双方劳务关系多为口头承诺,证据链不完善,涉事金额小的尴尬境地,为此兰州新区劳动保障维权岗充分发挥居中调解作用,主动邀约当事方,帮助零工人员完善证据链,积极向雇工方阐明法理、法条,有效推动双方解决问题,握手言和。

  本报记者 周靖博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