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越山向海踏千澜|闽宁绿电小镇:从干沙滩到国家绿电方案的成功实践

中国甘肃网11月19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薛敏)贺兰山下,“干沙滩”蝶变“绿电谷”。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的“何以中国·越山向海踏千澜”网络主题采风活动18日走进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沉浸式探寻这座昔日移民安置区的转型密码——从黄沙漫天的贫瘠之地,到西北地区首个24小时纯绿电供应的镇域级示范区,再到入选国家级优秀解决方案、亮相国际舞台的绿电标杆,闽宁镇用科技创新与生态坚守,书写了从“生存之地”到“国家方案”的非凡实践。

谁能想到,如今满目苍翠、产业兴旺的闽宁镇,曾是黄沙漫天、资源匮乏的移民安置区。2023年8月,银川市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携手播下“绿电种子”,启动闽宁绿电小镇项目建设,以“绿色能源”“绿色电网”“绿色用能”三大领域30项重点工程为骨架,誓要打破传统能源依赖,走出一条低碳发展新路。这份决心背后,是硬核技术的强力托底——国网宁夏电力自主研发的源网荷储控制系统,以“主站+子站”双层架构织就智能调控网,实现发电、储能、用电全链条全景监测,让“白天光伏供能储余电,夜间风电储能保供应”成为常态,精准平衡新能源出力与用电负荷,为稳定绿电供应筑牢根基。

破解新能源“靠天吃饭”的间歇性难题,闽宁镇的创新实践亮点纷呈。两座100兆瓦/200兆瓦时的共享储能电站如同“超级充电宝”,为绿电供应提供灵活缓冲;构网型储能技术在电网故障时能自主建立电压频率,守护供电安全;虚拟电厂则聚合分散负荷灵活调峰,让新能源利用率再攀新高。多重技术加持下,如今闽宁绿电小镇的绿电运行率高达96.15%,预计年供应绿电超5亿千瓦时,对应减排二氧化碳约3万吨,仅年消纳2亿度绿电的减排量就达7万吨,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贺兰山脚下落地生根。

绿电不仅是生态电,更是惠民增收的“黄金电”。项目创新推行“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为1600多户移民家庭搭建屋顶光伏,既满足了约2.4万户家庭的日常用电需求,更让村集体每年稳获数百万元发电收益,让移民群众的口袋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与此同时,稳定可靠的绿电供应如同“磁石”,吸引水泥制造、设施农业、智能制造等产业纷纷落户升级,“光伏+大棚”“光伏+养殖”的融合模式让土地资源“一地两用”,高效利用,为闽宁镇构建起绿意盎然的产业生态。

从“干沙滩”到“金沙滩”,闽宁绿电小镇的蝶变绝非偶然。作为乡村振兴与清洁能源融合发展的典范,这里的实践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成功入选《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优秀解决方案》案例集,更登上第二十九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舞台,向世界展示中国新能源利用的智慧与担当。采风团成员纷纷表示,闽宁镇的故事,是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的生动缩影,未来必将有更多这样的中国样本,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 2025-11-18“看见城关·声动世界”外媒行暨城关区国际传播中心账号正式上线
- 2025-11-18兰州七里河公安捣毁两处“隐蔽”赌场
- 2025-11-18【决胜收官“十四五”】酒泉市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大关 新能源产业领跑全省高质量发展
- 2025-11-18【决胜收官“十四五”】酒泉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