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如同镶嵌在西北荒漠中的一块碧绿翡翠,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与绚丽的自然景观展现着别样的魅力。这片以31公里南北跨度、6174.9公顷辽阔面积的湿地,成为西北干旱区河流与沙漠水库复合型湿地的典型代表,更是荒漠动植物栖息的“乐园”与“基因库”。

石羊河,一条蜿蜒如丝带的河流,它不似长江奔腾,也不像黄河浑厚,却以一种静默而坚韧的姿态,滋养着一片被黄沙包围的绿洲。它流经民勤县,最终汇入青土湖,形成了一片罕见的内陆湿地生态系统。

这里曾是黄沙漫卷、寸草难生的荒芜之地。近年来,随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持续推进,地下水位逐渐回升,干涸多年的河道重新流淌起清泉,大片湿地悄然复苏,焕发出令人惊叹的生命力。

初冬,湿地公园水清河畅,岸绿景美。金色胡杨褪去青涩,五彩红柳缀满枝头,石羊河畔仍守着最后一抹绿意,呈现出一幅生态美景。

五彩斑斓的胡杨林将湿地装点得生机勃勃,仿佛沙漠中的一片绿洲。正是这些胡杨、红柳、河柳组成的混交林带,像坚韧的绿色长城,锁住了流动的沙丘。

金色胡杨在阳光下泛着温暖光泽,斑斓绚丽的芦苇如金色丝带点缀荒漠,与碧绿河水、湛蓝天空构成浓墨重彩的秋日图景。

天蓝蓝,水蓝蓝,水天一色。红柳簇拥成焰,燃烧在水中央,显得格外夺目,展现出荒漠特有的壮美与生机。

这片看似平静的水域,其实蕴藏着复杂的生物网络。鱼儿在水底穿梭,昆虫在叶间产卵,鸟类捕食昆虫,植物依靠动物传播种子——环环相扣,彼此依存。

每到冬季,湿地的胡杨换上金黄盛装,与穿梭其间的湖水、温暖柔和的芦苇荡,绘制成一幅水墨长卷,将初冬的浪漫铺满天地。

河堤两岸各种树木及灌木叠翠流金,绵延数里;碧波荡漾,林鸟相依,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沙漠湿地风貌。

水草摇曳、波光粼粼、候鸟翻飞,湖泊与沙丘共存,蓝天与碧水相接,集大漠戈壁、芦苇、候鸟、湖泊于一体,构成了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在寒潮来临之前,成群的候鸟如约而至,它们穿越重山、飞越万里,只为在这片湿地上安家落户。每年,这里都会聚集起100余种4万多只的水鸟,为这片自然之地增添了一抹绚烂的色彩。

如今,这里不仅是守护生态的屏障,更是甘肃丝绸之路生态旅游的精品打卡地。走进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既能触摸西北湿地的独特肌理,感受“荒漠与流水共生”的生态奇迹,更能在与自然的亲近中,尽享这份独属于石羊河畔的冬日旖旎。
本期小陇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啦,关注《小陇画报》,了解更多甘肃美景、人文历史、独特民俗,咱们下期再见。
本期摄影:李军 文字: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屈杰文 张振国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