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张掖以林草共治绘就生态富民新图景

2025-11-13 07:52 来源:中新网甘肃

  原标题:绿满陇原·奇迹三北 | 张掖以林草共治绘就生态富民新图景

  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11电(陈海)如今的张掖,从祁连山北麓水源涵养林到北部沙区锁边林带,从城市公园葱郁绿植到乡村庭院瓜果飘香,“林草共舞、绿满城乡”的生态新画卷正徐徐铺展。“十四五”以来,张掖锚定“一屏三地”功能定位,以林长制为牵引,抢抓“三北”工程机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累计完成重点项目投资21.73亿元,生态修复1317.61万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态振兴答卷。

  生态蝶变有目共睹:2024年张掖市森林覆盖率达6.6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1.41%;自然保护地面积占比超42%,远超20%的指标要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数保护率分别达75%以上、80%以上,均超额完成目标;今年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410万亩,较指标任务超额三成多。

  图为张掖市民乐县“三北”工程生态治理项目区,多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操作人员的精准操控下,有序完成播种、喷药、生态监测等作业。张掖市林草局供图

  项目驱动筑牢生态屏障,“绿进沙退”态势持续巩固。张掖坚持自然修复与综合治理相结合,聚焦祁连山北麓、黑河中游等重点区域,实施系列林草重点项目,累计完成营造林224.71万亩,退化草原修复治理1092.9万亩,退耕还林4.17万亩。该市全面打响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加快建设北部沙区锁边防风固沙体系,依托国土绿化试点示范、“三北”工程六期等项目,新增沙化土地治理近410万亩,总投资5.85亿元的35项“三北”工程六期项目有序推进。今年4月,全国“三北”工程种苗等物资供需对接会议在张掖召开,彰显其防沙治沙示范引领地位。城乡绿化同步发力,落实“绿满陇原”行动,实施“百村万树千里林”工程,建成19个森林小镇、89个乡村绿化示范村,新增及改造乡镇休闲公园103处、村庄公共休闲绿地533处,城区绿地新增及改造提升6881亩,乡村绿化11543亩,实现林木覆盖率与城区绿化覆盖率“双增长”。

  制度护航强化监管,林草管护实现无死角。张掖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林长网格化管理体系,2720名各级林长累计巡林13万余次。出台甘肃省首部地方林长制责任追究办法,印发《张掖市农田防护林建设管理条例》,配套制度不断完善,近三年在甘肃省林长制考核中稳居前列。创新管护模式激活基层力量,建成25个“五有”标准化乡镇林长办,组建56支“民间林长”“爱心林长”队伍,探索“国有林场+林草企业+乡镇村社”等管理机制,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严格执法与科技防控并举,完成第三轮中央及省级生态环保督察涉林草问题整改,开展“清风”“绿盾”等专项执法行动,通过“8311”工作措施构建“人防+物防+技防”智慧监测体系,近年来未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建成4处省级草原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样板区。

  图为在三益渠林场的红柳平茬复壮区,新生的红柳枝条已窜至1.5米高,宛如一支支“生态卫兵”,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长城”,持续发挥生态防护功能。张掖市林草局供图

  改革赋能推动价值转化,生态福祉直达民生。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临泽县作为省级试点完成改革任务,颁发甘肃省首批林权类不动产登记证书,经验获国家级媒体报道。张掖市推广试点经验,清理原林权档案25961份,勘测宗地9418宗23.33万亩,颁发不动产登记证1617本,流转集体林地1.1万亩,基本完成三权分置等重点任务。生态产业蓬勃发展,新增特色林果种植7.65万亩,创建1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6家“省级林业草原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培育99家草种生产经营主体,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130万亩。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领域走在西北前列,率先完成35.1万亩林业碳汇和400万亩草原碳汇交易,实现收益7450万元,发放首笔300万元“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林权”质押贷款,相关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中国改革典型案例。同时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编制《祁连山国家公园张掖段入口社区规划》,实施5处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基地项目,总投资7732万元,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