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深加工“点药成金”拓宽群众致富路

民乐县凭借河西走廊中段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将中药材深加工作为产业发展核心抓手,通过搭建完善的加工体系、创新产业联动模式、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等举措,让中药材产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构建多元加工体系,筑牢深加工基础
该县采用招商引资与本土培育并行的方式,搭建起多层次加工格局。积极引进诚泰药业、陇瑞药业等12家实力加工企业,带来先进技术与设备,培育33个中药材初加工作坊和22个小型初加工作坊,与大企业形成互补。目前全县中药材年加工能力已突破6万吨,能完成清洗、烘干、切片等多道工序,还能生产饮片等产品,2024年该产业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
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不局限于切片等初加工,积极向高附加值终端产品拓展,推动开发黄芪饮、养生茶、口服液等健康产品,让中药材从原料销售向消费品转变。陇瑞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就将黄芪加工成切片、养生茶包等产品,大幅提升了药材价值;同时建成南丰、民联等中药材加工产业园,通过“村企联营”等模式完善加工布局。这些加工产品还通过陇西的直销窗口销往成都、广西等地,甚至进入韩、日市场,进一步放大了深加工的效益。
创新利益联结模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和“订单式”生产模式,形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农户按标准种植,企业负责收购加工。同时加工企业和合作社为群众提供大量就业岗位,陇瑞药业生产期间每天用工量达120人次,工人每天工资120元,全县仅加工环节就吸纳2000余名群众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均增收超2万元。72个中药材示范性专业合作社还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指导等服务,带动更多人通过种植和务工双增收。
科技与品牌赋能,夯实深加工盈利根基
该县引入智能检测、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建成15万亩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还建成优质GAP药源直供基地,保障深加工原料品质,其全产业链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大力推行品牌建设,推动“民乐黄芪”“民乐板蓝根”等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认证9个有机中药材品种和3个“甘味”企业品牌,让产品平均溢价率达20%。
通讯员 窦斌 于雯璟
- 2025-11-11华亭:产业多点开花结硕果 全链升级富乡村
- 2025-11-11漳县:淫羊藿变“黄金草” 特色产业铺就乡村振兴新路径
- 2025-11-11西和:一根粉条“链”就产业优势
- 2025-11-11庄浪:药香满田畴 丰收富农家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