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理论动态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

2025-11-12 09:49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陈文文

  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在育人目标、价值观念和具体方法等方面一脉相承,具有诸多共通之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并非将传统文化内容与思政课内容简单叠加,而是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并将其转化为思政课的优质教学资源,从而使抽象的理论成为可感可知的育人载体,实现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的有机统一。

  加强师资建设,筑牢文化育人根基。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输出的驱动力、作为立德树人的桥梁,既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也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键。一是优化师资队伍。要提高师资建设水平,打造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高水平思政教师“铁军”,努力夯实思政教育的人才支撑。二是完善教师文化研修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建立常态化文化研修机制,通过国学专题培训、传统文化教学研讨、经典研读分享等活动,系统提升思政教师的文化底蕴与融合教学能力,引导教师精准把握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契合点。三是强化教师自主提升意识。思政教师要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践行文化传承使命,通过研读经典文献、参访历史文化遗址、参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等方式,不断深化对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认知,并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升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实践能力。同时,高校也要重视兼职教师作用,积极邀请社科理论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先进模范人物等担任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与专任教师一起发挥协调育人作用,充分凝聚文化思政合力。

  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育人实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让思政教育“活”起来。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作用,打造“线上+线下”综合育人课堂,并利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栏目,推送可视化、互动性强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知识视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潮”起来;要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和学生学习情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教学,通过采用情景模拟剧、角色扮演、传统文化故事汇演等沉浸式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深化文化认同。此外,教师要以“问题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在古今对比中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在深入探究中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切实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另一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还要打造覆盖课内课外的立体化育人体系,通过充分挖掘区域文化资源,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遗址等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访谈榜样人物、参加志愿活动等,不断拓宽思政育人场域,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重构课程体系,挖掘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并非简单的内容叠加或零星点缀,而是要通过课程体系的深度重构,实现二者同频共振,从而引导学生深化理论理解,并激发情感共鸣。思政课教师要熟悉教材,并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打破原有教材的“线性结构”,结合思政课教学目标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提炼整合,实现二者在教学内容上的融合。一是构建“理论对接”模块。比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泛泛讲授经典原文”的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一系列价值主题,如阐释先秦儒家“见利思义”、明清商帮“义利兼顾”思想,来解决当代青年思想困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义利观。二是设计“理论溯源”专题。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设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专题,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点,如教师在讲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章节时,为理论教学注入传统文化底蕴。三是开设“交叉联动”专题。比如,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时代议题,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之相关的智慧。如教师在讲解生态文明建设时,可以引入“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哲学概念,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和价值,并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加强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需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实践能力,锻造一支高质量育人队伍。要创新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思政课堂局限于单向灌输模式,增强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重构课程体系,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持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新路径、新方法,努力打造高质量的思政金课,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为培养具有坚定文化自信、远大理想信念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温州商学院

  【基金项目】温州商学院2025年度思政专项课题成果“温州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德法’课程路径研究”(项目号:2025XJSZ04)。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