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暖流涌进千家 温情浸润民心 七里河区“一户一档”精准施策破解群众供暖难题

2025-11-11 08:44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原标题:暖流涌进千家 温情浸润民心 七里河区“一户一档”精准施策破解群众供暖难题

  中国甘肃网11月11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记者 周栋楠)寒冬考验的不仅是供暖系统,更是基层治理的精度与温度。连日来,七里河区各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入户,精准排查供暖隐患,建立“一户一档”民生台账,并为特殊困难群体送去贴心服务与切实帮助,以主动作为守护千家万户的冬日温暖。

  精准走访 建立“一户一档”民生台账

  七里河区各街道社区依据自身特点,创新工作方法,确保走访无死角、诉求不遗漏。

  建兰路街道制定“四访四问”“四看四查”标准化工作清单,工作人员手持测温仪、怀揣记录表,逐户测量室内温度,仔细检查暖气片、管道接口等关键部位,将抽象的“冷暖”转化为精确的数据与记录。行动开展以来,该街道已累计走访小区91个,覆盖居民13712户。

  “家里暖气够不够热?管道有没有漏水的地方?”西站街道西客站社区将目光重点聚焦于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等特殊群体。通过梳理辖区住户信息,该社区建立起详尽的“一户一档”走访清单,实现了对特殊群体的走访全覆盖。在走访中,工作人员同步开展供暖政策宣传与冬季用火用电用气安全提醒,耐心解答补贴申领、报停复供等群众关切的问题。

  西园街道华林山社区组织党员干部和网格员成立“访民问暖”党员服务队。他们深入辖区院落特别是基础条件薄弱的老旧楼院,实地测量室温,俯身倾听居民诉求,建立起一份份详细的问题台账。这种“党建+网格”的模式,确保了民情民意能够快速上传、有效处理。

  快速响应 破解“急难愁盼”供暖难题

  走访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在建兰路街道检察院家属院,走访人员在独居的王阿姨家发现室温仅有17℃。经现场细致排查,问题根源锁定为楼道供热阀门老化。社区立即启动联动机制,联系供热公司,技术人员在两小时内便完成阀门更换。

  西站街道建西东路社区在接到居民关于“改造后暖气温度不达标、夜间寒意明显”的集中反映后,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他们借助专业设备测量,逐户检查管道连接与排气阀功能,最终精准锁定管道残留气体未排出与个别管道堵塞两大核心症结。社区随即协调热力公司增派技术力量,开展集中排气与管道疏通作业,并对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安排专人跟踪整改进度,以最快速度驱散了居民家中的寒意。

  西津东路房管所71号楼在分户改造中,4户居民因预算问题导致接管入户陷入僵局,针对这个情况,西园街道华林山社区的网格员及时上报,并现场进行调解。最终,经街道物管办积极协调施工方,顺利完成了接管工作,确保了整个小区能够按时打压升温。

  多维延伸 筑牢温暖过冬长效防线

  保障供暖是一项系统工程,七里河区各社区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更着眼于服务延伸与机制创新,致力于筑牢冬季温暖的长效防线。

  建兰路街道组建的“暖心服务小队”,在单元楼道、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了1300余份“便民连心卡”。卡片上清晰列出各级服务单位及负责人的联系电话,并附上集纳了供热常识与操作指南的二维码,方便居民“一键报修、一扫即知”,将被动响应变为主动服务。

  建兰路街道健康路社区针对四中家属院部分居民不熟悉分户改造后暖气系统操作的问题,连夜联合施工方进驻排查。他们不仅现场教学,更创新性地录制了通俗易懂的操作教学视频,通过微信群精准推送,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指导。同时,社区开通的24小时供暖值班热线,安排专人轮流值守,确保了居民的任何咨询与求助都能得到实时响应。

  西园街道华林山社区在实践中总结出“学习研判—实地走访—问题解决—反馈回访”的闭环工作模式,并计划将这一成功经验延伸至更多民生领域,让“访民问暖”中体现出的工作方法与为民情怀,在社区治理中结出更多硕果。

  七里河区将“访民问暖”作为倾听民意、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契机。在一次次敲门声中,在一回回俯身检查里,不仅解决了供暖的“物理温度”,更提升了民心的“心理温度”。目前,这项温暖行动仍在七里河区各个街道社区持续深入推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