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玉门:牛羊产业畜势勃发 乡村振兴有“牛劲”

2025-11-10 17:10 来源:中国甘肃网

  “以前养羊靠经验,一年忙下来收入不到1万元;现在跟着合作社学技术、搞改良,光养羊年收入就有3万多,还能在产业园务工拿工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玉门市小金湾东乡族乡龙泉村村民马牙古一边给多胎肉羊添料,一边算起增收账。如今在小金湾乡,像马牙古这样靠养殖致富的农户越来越多,牛羊产业已成为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

  作为东乡族群众聚居的移民乡镇,小金湾乡立足民族群众善养殖的传统优势和区域资源禀赋,将畜牧业作为首位产业强力推进,构建起“园区引领、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的集群发展模式。乡内重点打造玉门市裕盛源万头(有机)肉牛养殖产业园和肉羊生态产业园两大核心载体,其中裕盛源肉牛产业园2025年一季度预计出栏肉牛480余头,存栏量将达3500头,二期项目正稳步推进;肉羊生态产业园引进江苏多胎肉羊等优良品种,凭借一胎多只、生长快速的优势,带动全乡肉羊散养年存栏量突破5万只、出栏量达7万只以上。

  为让养殖产业提质增效,乡党委政府念好“科技经”,打好“升级牌”。通过组织80余人次赴外地实地观摩学习,联合市畜牧中心技术人员开展6场次“下沉式”培训,重点讲解动物疫病防控、多胎羔体弱管育等实用技术,有效破解养殖户技术难题。同时构建“政府+企业+金融+保险+农户”五方联动机制,推出低息担保贷款,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回收”的托管代养、散养回收模式,让农户养殖无后顾之忧。目前全乡已成立5个村集体联合合作社,新建、改建标准化圈舍和储草棚,推动5个村建成生态循环肉羊养殖特色区。

  在产销对接上,小金湾乡主动拓宽渠道,既依托农民丰收节、民族团结文化艺术节等平台开展农产品展销,又通过新媒体推介提升畜禽产品品牌影响力。借助玉门市酒嘉地区最大牛羊交易市场的辐射作用,与新疆、四川等地签订羊肉订单,年销售羊肉产品6500吨以上,实现70%的牛羊出栏由活体销售向产品销售转变,大幅提升附加值。此外,创新“光伏+养殖”模式创收15万元,通过“党建链+产业链”融合带动村集体经济劲增28%,让产业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我们将持续扩大养殖规模,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延伸产业链条,让牛羊产业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支撑,让各民族群众在共同发展中过上更富足的生活。”小金湾乡党委书记马维英表示。如今的小金湾乡,标准化养殖场鳞次栉比,膘肥体壮的牛羊成群出栏,一幅产业兴旺、民族团结、百姓富足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通讯员 仲星 /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