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庆阳香包绣梦第八届进博会 国际舞台开启民俗出海新机遇

2025-11-09 11:08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当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大门缓缓开启,来自全球的前沿科技、潮流好物汇聚一堂。而在这繁华盛景中,甘肃展区宛如一颗镶嵌着千年文化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辉。庆阳香包绣制省级传承人左焕茸,带着她视若珍宝的庆阳香包踏入这片舞台,开启了一场非遗与世界对话的奇妙旅程。

  左焕茸的故事,是从庆阳那片厚重的黄土地开始的。庆阳,作为香包文化的发祥地,家家户户传承着制作香包的古老技艺,就像流淌在血脉里的本能。左焕茸自幼被这种氛围熏陶,小小的她总是好奇地看着长辈们飞针走线,将一块块布料、一缕缕丝线变成饱含祝福的香包,从此,一颗热爱香包绣制的种子在她心底种下。

  数十年来,左焕茸怀揣着对这门技艺的满腔热忱,不断磨砺自己。她不满足于传统,大胆创新,让古老的香包绣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她深知一人技艺精湛远远不够,于是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将香包产业的火种播撒到庆阳30多个乡镇。在她的努力下,千余农户被带动起来,其中5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和6个残疾人也有了增收的希望,共同踏上致富之路。

  此次参展进博会,左焕茸带来的香包作品可谓是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萌趣的生肖动物香包,灵动得好似能从掌心跃出;娇艳的传统花卉香包,每一片花瓣都诉说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那些融合现代潮流的创意香包,将传统与时尚完美碰撞,打破了人们对传统香包的固有认知。纹样设计更是凝聚着她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神秘古老的万字纹、寓意美满的同心结纹,每一针穿梭、每一线缠绕,都是对千年文化的深情致敬。天然香料与丝线巧妙搭配,轻轻一嗅,淡雅的香气悠悠萦绕,让人心神皆醉,仿佛将庆阳的千年岁月都浓缩其中。

  一位外国友人轻轻拿起绣有龙凤呈祥图案的香包,眼中满是惊叹,小心翼翼地触摸着细腻的纹理,仔细端详绚丽的色彩,虽语言不通,但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还有众多参观者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左焕茸现场演示香包绣制。只见她手法娴熟,飞针走线间,一朵娇艳的花朵在布上徐徐绽放,庆阳香包绣制技艺的精湛展露无遗,赢得阵阵惊叹与掌声。

  甘肃展厅围绕“进博三荟”特色活动,把庆阳香包置于“精品荟”区域展示。在这里,庆阳香包与敦煌版画、皮影、剪纸等甘肃非遗文创精品交相辉映,全方位展现出甘肃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艺荟”中,庆阳香包刺绣工艺的独特魅力大放异彩,其蕴含的吉祥安康祈愿,跨越国界,触动着每一位参观者的心灵。

  庆阳香包在国际市场早已成绩斐然。据庆阳官方统计,当地香包目前年产值达7500万元,产品远销法国、意大利、荷兰等26个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000万元,已然成为当地转移富余劳动力、增加民众收入和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

  仅香包主产区西峰区,就有香包主题生产大户1000多户,每年平均生产香包刺绣等民俗文化产品600万件,为庆阳香包走向世界筑牢了产业根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小小的香包,认识并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这枚香包,已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左焕茸说,能带着庆阳香包站在进博会的舞台,是沉甸甸的责任。希望借助这个国际平台,让更多人认识庆阳香包,让这门非遗技艺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永恒光芒。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