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遇到购物陷阱怎么办?兰州市市场监管局给你支招
中国甘肃网11月8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11月6日,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双11”网购消费提醒,提醒广大消费者应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警惕常见购物陷阱
先涨后降陷阱
部分商品促销前暗中提价,再以“折扣价”售卖,实际价格可能高于日常售价。建议提前截图留存商品价格走势,利用比价工具核实。
凑单满减负担
复杂满减规则诱导购买非必需商品,最终支出远超预算。建议列清单精确计算,避免为凑单盲目加购。
报价服务猫腻
部分商家设置隐蔽条款(如需主动申请、限特定渠道),导致价保形同虚设。下单后定期核查价格,及时维权。
全网最低价不实
同一商品在不同直播间价格差异大,主播“掐架”背后藏价格混乱。
滤镜美化误导
直播间商品可能因灯光、滤镜效果与实物严重不符。收货时务必现场验货,留存开箱视频。
遇到陷阱消费者怎么办
录屏存证维权
针对主播承诺的赠品、材质等关键信息,全程录屏或截图,避免售后扯皮。
验证正规资质
优先选择公示营业执照的店铺,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商家信用。
警惕私下交易
拒绝扫码付款、加微信转账等脱离平台支付的要求,坚持使用平台担保交易。
跨境代购风险
海淘商品因国内外标准差异难辨真伪,首选大型正规跨境电商平台。
防范退款诈骗
凡声称“快递丢失”“商品质检问题”要求下载App或点击链接退款的,均为诈骗。
拒透敏感信息
不向他人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验证码;清除快递面单个人信息再丢弃。
启用反诈防护
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拦截可疑来电,警惕“中奖”“红包”等诱导链接。
七日无理由退货
除定制、鲜活易腐等法定例外商品外,均享退货权。注意商家单方面声明“不支持退货”无效。
完整保存证据
订单截图、聊天记录、促销规则、开箱视频至少保存3年,尤其直播商品需确保平台留存直播回放。线上选购时警惕玻璃、合成材料冒充天然珠宝。要求商家提供权威鉴定证书,到货后复检,避免“高性价比”陷阱。
记者 袁文波
- 2025-10-272025-2026年度兰州市采暖期供热服务投诉监督电话发布
- 2025-10-01兰州市内各医院门急诊安排在这里
- 2025-09-29文明出行 理性购物 杜绝浪费 兰州市消协发布双节消费提示
- 2025-09-27“双节”消费提示发布 旅游出行盯安全 购物消费防套路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