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守护千年经书“遗”脉相承

2025-11-07 10:40 来源:凤凰网甘肃

  文/吴永隆 图/李德宇

张掖大佛寺内,全国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尽显庄严祥和。

  张掖大佛寺内,全国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尽显庄严祥和。

  日前,“何以中国丨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甘肃省张掖市。由中央及省市县媒体、网络大V等30余人组成的采访团,深入了解僧尼守护千年经书的动人故事,从新一代文物守护者的坚守中,读懂文脉接续的力量,感受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滚烫担当。

  时光回溯至1944年,彼时战火纷飞,张掖大佛寺藏经殿内,爱国人士张声威与住持妙显和尚召集众僧,将藏有7794卷佛经的12个明代经柜,用土坯秘密封砌于金柱之后。这道新砌的墙体严丝合缝挡住藏经处,保护数千卷佛经躲过了浩劫。

张掖大佛寺佛头残件引游客驻足观看

  张掖大佛寺佛头残件引游客驻足观看

  藏经殿旁,尼姑姚本觉成了大佛寺最后一位佛经守护者。她独居殿侧小屋,与青灯作伴二十载,默默护持着这批承载千年文脉的经卷,直至生命落幕。她用一生的信仰,为这份不可再生的文化瑰宝,筑起坚实防线。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的张掖地方政府联合文保部门将藏于夹墙的经柜取出,转移至张掖市文物局、文化馆、博物馆与图书馆的联合办公地山西会馆。“这次转移,让佛经在特殊时期得以安然无恙。”大佛寺讲解员陶文恺介绍,70年代末,经柜被重新安置回藏经殿。

金塔寺石窟“高肉雕彩塑”飞天引参观者慕名而至

  金塔寺石窟“高肉雕彩塑”飞天引参观者慕名而至

  这批经书是继1900年敦煌莫高窟发现藏经洞之后,我国发现数量最多、最完整的佛教文献,大佛寺因此成为中国现存最大西夏皇家寺院与佛教殿堂。

  如今,文物守护的接力棒交到新一代人手中。陶文恺已在大佛寺坚守5年多,他满怀敬意地说,寺内文物是凝结先民智慧的无价瑰宝,能跨越时光留存至今,背后有着无数文保人的默默付出。自己的职责就是把文物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把保护知识传递下去。

“何以中国丨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张掖

  “何以中国丨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张掖

  在位于肃南县的金塔寺石窟,从部队退伍的刘国虎也被守护经书的故事打动,在文管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刘国虎常年坚守大山,巡查岩体裂隙、查看造像完好度、记录温湿度是他雷打不动的日常。他说,成为守窟人是自己的荣幸,要让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此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特别支持,中共甘肃省委网信办、甘肃省文物局主办,中共张掖市委网信办、中共嘉峪关市委网信办、中共酒泉市委网信办、敦煌研究院、中国甘肃网、凤凰网甘肃频道承办。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