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决胜收官“十四五”】民勤:绿富同兴奋笔时代答卷 全面振兴放歌奋进华章

2025-11-06 16:48 来源:中国甘肃网

  深秋的民勤,黎明破晓。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温棚的薄雾,映亮挂满晨露的金黄果实,农民李万祥布满老茧的双手,正欣喜地采收着今季的丰收。他脚下的这片沃土,十年前,还只是巴丹吉林与腾格里两大沙漠夹缝中一片随风滚动的荒芜沙丘。

  这里年均降水仅百毫米,蒸发量却超十倍——是“生存,还是毁灭”的生态考题。绝境激发了“向沙漠要效益”的惊人智慧。一代代民勤人化身“沙漠魔术师”,将草方格升级为锁住流动沙丘的生态“铠甲”,更用科技为贫瘠沙土注入“营养液”:土壤改良、滴灌技术、有机增肥……硬是在沙海中开辟出片片沃土。如今,广袤沙地上,现代化温室鳞次栉比,反季节的蜜瓜与人参果清香四溢,这些从黄沙中孕育的“金果”,真正成为了点亮沙海、鼓胀钱袋子的“金疙瘩”。

  从“沙逼人退”的挣扎,到“绿进沙退”的坚守,再到“沙里生金”的奋进——“十四五”期间,民勤人在风沙线上挥就了一部改天换地的“沙漠变形记”,为决胜收官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带着沙土芬芳的时代答卷。

  向科技要答案,沙海开辟富民新路

  沙漠,曾意味着荒凉与贫困。如何在同一个战场上打赢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两场战役,是时代赋予民勤的必答题。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民勤县将乡村振兴作为“一号工程”,把产业摆在首要位置,经深入调研与科学论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深秋时节,田间地头的喜悦尚未散去,加工车间的活力已然迸发。在武威市小林商贸有限公司,全自动生产线正将一颗颗饱满的茴香变为致富的“黄金”,经过多道精细工序的筛选提纯,这些散发着独特辛香的“沙漠瑰宝”被分装成袋,即将通过便捷的物流网络,发往全国各地的调味品市场与餐饮企业。“我们的茴香品质纯正,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尤其是在年底销售旺季。”企业负责人指着繁忙的流水线介绍,车间正满负荷运转,以确保订单能准时交付。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民勤茴香”的唯一发源地与主产区,且是全国首个获“中国茴香之乡”称号的县份,民勤精准立足本地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的独特光热资源,以及透气保肥性佳的沙性土壤优势,聚焦“绿色有机”核心方向,大力推行标准化、智慧化种植技术模型,从严把控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品质,在数据驱动的精准农事管理下,全县茴香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以上,规模与科技应用水平双双稳居全国前列。

  一业起,百业兴。“十四五”期间,民勤县精准确立以蜜瓜、茴香、果蔬、肉羊等为核心的“4+1”主导产业体系,坚持“宜果则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构建多元富民产业格局,形成了“一业多品”的产业发展新局面。同时,依托高校及专家智库,高起点编制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构建绿色有机现代农业体系,明确农业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目标,积极创建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

  据了解,民勤县特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蜜瓜、葵花、果蔬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6.88万亩、15.01万亩、20万亩,肉羊产业稳步发展,2025年全县羊只饲养量将达到430万只,形成“种植+养殖”双轮驱动的特色产业格局。

  以智慧增动能,数字激活戈壁沃野

  沙漠腹地的民勤,光热充沛、沙质独特,天然勾勒出蜜瓜、沙葱、人参果的“黄金生长带”。

  曾几何时,风沙肆虐叠加粗放经营,让以蜜瓜、茴香、果蔬、肉羊为核心的“4+1”主导产业,深陷生态保护与效益提升的双重困境。如今,智慧治沙体系与数字农业模式深度融合,让这片绿洲完成从“抗风沙”到“绿生金”的坚韧蜕变。

  这几天,民勤大漠田园的水果西红柿裹挟着沙土的气息走向全国市场。“这‘沙漠红宝石’沙瓤爆汁、品质过硬,客商抢着要!”技术员许尔会话语里满是自豪。面对含沙量超80% 的贫瘠土地,当地巧施有机肥固沙培肥,掺黏土补漏保墒,既改良了土壤,又留住通透特性,为优质果蔬生长筑牢根基。

  同样,民勤县人参果脱毒育苗中心生产作业车间内,全自动播种机、催芽室、穴盘清洗机、嫁接生产线和穴盘入床机等智能生产装备,让基质处理、播种、催芽、嫁接、愈合育苗工艺流程井井有条。“我们按订单育苗,保证种苗脱毒、品种纯正,”负责人詹全民表示,好种苗是丰产的第一关。

  “十四五”期间,民勤县锚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耕农业现代化科技化。聚焦果蔬畜禽重点产业,瞄准种植补链、加工提级、销售建网关键环节集中攻关,推动产学研育繁协同发力,成功“解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集约化发展技术瓶颈,让农业“压舱石”更稳固,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稳步攀升。

  同时,围绕农业精准化、集约化、高值化目标,民勤县以现代工业的组织模式与技术理念赋能农业,依托“信息+知识+智能装备”核心体系,搭建公益性科研与技术开发平台,打造纯种湖羊种羊场、人参果育苗中心、蜜瓜产业园等智慧农业新业态;通过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智能化改造,为民勤农业升级按下“快进键”,跑出发展“加速度”。

  民勤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芳表示,通过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资源向特色产业精准汇聚,民勤在“十四五”期间的扎实实践,为“十五五”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全县正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品牌价值提升,为特色产业下一阶段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为品牌树丰碑,绿洲孕育时代名品

  将品牌建设置于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核心,是民勤在“十四五”期间破解资源制约、抢占竞争高地、解决“优质不优价”困境的关键举措。

  民勤县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理念,以绿色有机为引领,在基地建设、技术升级、产销衔接三个维度协同发力。通过品牌价值赋能,让“民勤沙葱”“民勤蜜瓜”等特色农产品摆脱“匿名化”销售困境,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走进大坝镇奥翔沙葱产销专业合作社,温室大棚内沙葱郁郁葱葱,如绿色绸带铺展。负责人甄世龙忙着指挥采收分拣,笑称“‘民勤沙葱’品牌打响后,竞争力增强、价格稳升”。如今合作社年销沙葱超360吨、收入达2000万元,带动9个乡镇近千户农民增收。

  这份活力源于民勤县对品牌培育的深耕。

  “十四五”期间,民勤县立足“种好产品、打优品牌、卖好价钱”目标,将“民勤”地域品牌作为乡村振兴抓手,通过打造品牌、举办活动,让“民勤产”农产品走进更多人视野,为产业发展聚势。同时,精准锚定优势单品、优势时段和优势区域“三优战略”,坚持“宜果则果集约种植、宜农则农科技赋能、宜牧则牧生态循环”的发展路径划定镇域主导产业,对症施策构建绿色高效现代农业模式,打造“农业硅谷、农创高地”,助力乡村振兴“善作善成”。

  “依托这一优势,民勤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现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西菜东调基地和设施蔬菜优势产区。”陈芳介绍,当地以农业机械化为基础,建设了完善的储藏、保鲜、包装等初加工设施,并开发出多款精深加工产品。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民勤为大漠冷凉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让这片绿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十四五”征程中,民勤县以创新破戈壁之困、科技焕绿洲生机、智慧提农业质效、品牌拓市场新局,产业链协同的根基愈发坚实。如今,站在新的发展节点,这片“沙海绿洲”正携“十四五”的丰收硕果再启新程,在无垠沃野间,让智慧农业“科技蓝”点亮戈壁,产业兴旺“生态绿”铺展底色,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画卷,让丰收喜悦永驻这片希望之地。

  通讯员 马爱彬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