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小土豆成就“大产业”

祁连山北麓的民乐大地,气候冷凉、病虫害少,常年冰雪融水滋养,土壤肥沃,富含钙、锶、硒、钾等多种元素,是马铃薯种植的天然宝库。如今,从一株试管脱毒苗到一袋高端全粉,从过去的分散种植到如今的产业集群,这片土地正生动书写着“小土豆”成就“大产业”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民乐的马铃薯产业振兴始于良种繁育的突破。目前,民乐县已建成全省最大的原原种繁育玻璃温室5万平方米,年产微型薯1.4亿粒,打造脱毒种薯扩繁基地4.5万亩,年产一级种薯13万吨以上,形成从脱毒种苗到原原种、原种、一级良种的全链条繁育体系,成为全省知名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及马铃薯新品种与新技术的辐射扩散中心。
良种落地离不开标准化基地的支撑。民乐县坚持以优质种薯繁育基地为中心,打破乡镇、村组界线,积极推广“村集体+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订单马铃薯”,马铃薯种植面积多年稳定在15万亩以上,所产马铃薯干物质含量达23%,淀粉含量达1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11个百分点,被评为全省马铃薯主食化加工原料生产基地。

产业发展,加工增值是核心。民乐县积极培育壮大以爱味客、丰源薯业、天润园等为主要代表的12家马铃薯加工企业,形成了以全粉、精淀粉为主,主食化系列食品为辅的集群化加工产业格局。其中,爱味客的雪花全粉产品直供海内外知名企业;天润园的“薯布卡”饼干入选全国马铃薯主食产业“十大休闲食品”。这些企业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还通过订单农业等方式,带动全县2.6万户农户投身马铃薯种植与加工,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从试管里的希望到田野上的丰收,从车间里的匠心到市场上的认可,民乐马铃薯产业已形成“育、繁、种、产、加、销”的完整链条,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亿元,每年带动4万人就业。这颗承载着希望的“小土豆”,正以科技为翼、以产业为脉,串联起田间到全球的产业链,书写着强县富民的新答卷,并以黄金产业之姿,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通讯员 苏久永
- 2025-11-03玉门:“统种共富”绘就秋收图景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2025-11-03漳县:万亩药材绘就乡村振兴“丰景图”
- 2025-11-03西和:花椒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2025-11-03临泽:葡萄冬眠管护忙 增产增收有保障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