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张掖

祁连山下是我家丨民乐:中药材产业“链”就富民增收幸福路

2025-10-31 17:27 来源:民乐县融媒体中心

  金秋时节,行走在民乐县的田野间,一片片中药材田绿意盎然,药香四溢;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作响,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药材清洗、烘干、切片等工序;交易市场上,各类中药材产品琳琅满目,购销两旺。近年来,民乐县立足自身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紧抓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绿色化种植、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为发展方向,全力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让中药材产业成为带动群众富民增收的“黄金产业”。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民乐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先天优势”。该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且无污染,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环境,所产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优良,在市场上享有良好口碑。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民乐县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中药材种植区域,大力推进标准化种植,先后建成33个千亩以上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70多个500亩以上连片基地,让中药材种植从“零散分布”向“规模集聚”转变。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形成了以黄芪、当归、党参、甘草等为主导的特色种植格局。

  如果说标准化种植是中药材产业的“根基”,那么精深化加工就是提升产业价值的“关键”。为破解中药材“卖原料”附加值低的难题,民乐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诚泰药业、陇瑞药业等12家中药材加工企业,同时培育壮大本地初加工作坊,累计发展33个中药材初加工作坊,构建起“龙头企业+作坊+农户”的加工模式。如今,全县中药材年加工能力已突破6万吨,实现了从中药材原料到切片、饮片、提取物等多种产品的转化,大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以前我们种的中药材都是直接卖给收购商,价格不高。现在家门口就有加工企业,把中药材卖给企业加工,不仅销路不愁,收入也比以前翻了好几倍。”民乐县南古镇种植户王大爷笑着说。

  产业兴则百姓富。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群众搭建了就业增收的“大舞台”。在种植环节,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方式,带动大批群众参与中药材种植;在加工环节,企业和作坊吸纳20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让群众不用外出务工就能获得稳定收入。据统计,在中药材产业带动下,就业群众人均年均增收超2万元。与此同时,民乐县还着力构建仓储交易体系,建设大型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完善市场流通网络,让“民乐中药材”远销全国各地,进一步拓宽了产业增收空间。2024年,全县中药材产业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增收支柱产业。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