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庆阳

镇原县:“四文协同”绘就文化兴县新图景

2025-10-30 17:27 来源:新镇原

  今年以来,镇原县锚定“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跨越的目标,深挖本土文化资源潜能,充分释放文化铸魂、文化赋能的强劲效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全力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同频共振,“以文兴业”的牵引力持续攀升,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

图片1.png

  守正创新,文化传承弦歌不辍

  文化传承是延续历史根脉的重要基石。镇原县始终深耕于地域文化沃土,坚持以理论研究赋能文化保护,以文艺创作活化经典传承,一方面,将非遗理论研究作为推动文化保护与创新的关键举措,聚焦王符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构建起重点突出、体系完备的研究阐释体系,形成了《论王符“贤”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伦理价值》《王符哲学思想对当代社会移风易俗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话说镇原“老席”》等一批高质量的社科成果。另一方面,在传承《万寿图》等经典戏曲的基础上,创新推出《春满黄土塬》等7部现实题材作品,并广泛开展第三届王符文艺奖评选,择优推荐《豆腐引子》等14部精品参与省市文艺评选,其中《豆腐引子》荣获省级敦煌文艺奖,充分展现了镇原文艺创作的时代活力与人文温度。

图片2.png

  以文拓旅,文旅融合蹄疾步稳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是盘活文化资源、实现价值转化的关键路径。镇原县主动打破资源壁垒,促进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互联互通。今年以来,全县系统梳理并唤醒“沉睡”的文旅资源,推动北石窟驿景区焕发生机,助力翟池、太阳池等景区提质扩容,高标准建成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与体育公园;成功举办“中国书法之乡·镇原”第一届书画艺术交流大会、“书《潜夫论》经典名句”书法展等文旅推介活动30余场,累计接待游客超360万人次。同时,持续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村落4个,发展特色种植34.79万亩,带动农户751户,培育“新农主播”183人,其中粉丝超千人的直播账号达126个,真正将文化“流量”精准转化为发展“增量”。

图片3.png

  擦亮品牌,文化IP亮点纷呈

  文化IP是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的核心抓手。镇原县深入挖掘非遗资源,以品牌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推动本土文化走向全国、迈向世界。持续做强香包、剪纸、刺绣等非遗品牌,成功签约落地“高原妈妈”刺绣公益项目、“剪云裳”服饰制作与展销项目,并在杭州设立“高原妈妈”国际艺术馆,构建起“传习所+生产工坊+校园基地”三级发展体系,推动民俗产业从分散经营迈向品牌集群发展,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收益双向提升。同时,积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剪云裳”服饰亮相央视荧屏,非遗剪纸惊艳美国华盛顿“世界使馆开放日”,秦诏版参展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镇原文化的国际吸引力与影响力持续增强。

图片4.png
图片5.png

  以文润心,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文化惠民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根本落脚点。镇原县依托“国字号”文化品牌,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立足“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两张“国字号”名片,以惠民服务为核心,常态化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精心策划“春色满园”春节联欢晚会、“丝路盛景 畅游原州”百姓大舞台、“剪云裳”专场非遗文艺展等大型文化活动50余场,指导各乡镇开展乡村山地越野跑、“村BA”篮球赛等特色民俗活动,不仅为镇原文化建设增添了新动力、为彰显文化底蕴提供了新窗口,更向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深厚文化动能。(撰稿:徐子航)

图片6.png
图片7.png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