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三农

甘肃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绘就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2025-10-30 09:25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原标题:甘肃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绘就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榆中美丽乡村一角

  中国甘肃网10月30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首席记者 赵文瑞 文/图)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为乡村生态振兴注入新动能。记者从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十四五”以来,我省已累计完成5602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其中今年新增1649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超过40.45%,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底色愈发鲜明。同时,我省对照国家美丽乡村建设方案,聚焦农村生活污水、垃圾、黑臭水体等突出问题,初步确定了4个方面、17项重要举措,助力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绘就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今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将达10%

  我省启动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农业农村厅等11个部门开展基础调研,摸清底数,牵头制定《甘肃省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建立省级指标体系,明确年度建设清单和目标任务。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市、区)先行先试,探索差异化、特质化发展路径,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并积极申报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区,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

  按照分阶段推进目标,到2025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将达10%;到2027年,建成比例提升至40%,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行政村环境整治任务,具备条件的市州或县区将率先实现全域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劣V类水体;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农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乡政府驻地、中心村等重点区域全面完成环境整治,部分地区有望重现“河里游泳、溪里捉鱼”的生态记忆。

  1.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全域整治

  面对村庄数量多、分布广、区域差异大的现实,加之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基层治理基础相对薄弱,我省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仍面临挑战。目前,近六成农村生活污水尚未得到有效处理,畜禽粪污乱排、生活垃圾堆积等现象依然存在,成为“美丽甘肃”建设亟待补齐的短板。

  今年,全省安排1.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9个县(市、区)和36个乡镇全域开展整治。截至目前,已新增完成601个行政村整治任务,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2025年度目标。整治工作以实现“三基本”为导向——基本看不到污水垃圾乱排、基本闻不到异味臭味、基本听不到群众怨言,省、市两级常态化开展调研评估,对成效不达标或出现反弹的地区督促整改,确保整治成果经得起检验。

  85条农村黑臭水体已全部完成整治

  目前,省生态环境厅已指导86个县(区)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形成“1+N”规划体系,同步出台排放标准、运行管理、技术指南等多项规范文件,为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开展污水处理设施排查整改专项行动,建立监管台账,对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的设施加强巡查监测,推动问题设施分类整改。

  针对农村黑臭水体,我省通过常态化排查、精准识别,及时纳入监管清单,实行“拉条挂账、逐一销号、动态管理”。截至目前,清单内85条农村黑臭水体已全部完成整治,实现清单内农村黑臭水体清零目标,基本消除农村较大面积黑臭水体。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