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央媒看甘肃

【甘快看·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在马蹄寺聆听文明的千年回响

2025-10-29 22:32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点击图片查看

  央广网张掖10月29日消息(记者魏晋雪)在河西走廊的咽喉之地,张掖以南的祁连山脚下,坐落着一座承载着千年文明印记的石窟艺术瑰宝——马蹄寺石窟群。10月28日,“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马蹄寺石窟群,带领观众穿越1600年的时光长廊,聆听文明的千年回响。

  马蹄寺石窟群一景(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马蹄寺石窟群,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处组成,因普光寺马蹄殿内现存天马蹄印而得名。该石窟群始建于东晋十六国北凉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它以独特的风采,屹立于中国石窟艺术之林。与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并称为“河西佛教圣地三大艺术宝库”,见证了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与传承。

  “马蹄寺的开凿始于北凉,北魏、北周、元、明、清历代均有修缮和扩建。”马蹄生态文化旅游区讲解员赵建蓉介绍说。

  普光寺马蹄殿内现存天马蹄印(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尽管历经风雨侵蚀破坏,马蹄寺仍保留了诸多珍贵洞窟。“马蹄寺石窟群总共保留下来70多个窟龛,造像600余身,壁画约1200平方米。”赵建蓉说,“其中金塔寺石窟的造像相对来说保存较为完整,洞窟里面最精华的当属3D、立体的‘飞天’,展现了古代艺术家对理想美的追求,被考古学家宿白称为‘东方飞天之精华’。”

  要让这份跨越千年的美能够被更多人、更久远地“遇见”,离不开持之以恒地保护。

  记录石窟温湿度、检查岩体有无裂隙、造像有无脱落、是否出现虫害鼠害……刘国虎系马蹄寺管委会文管员,今年已是其坚守金塔寺石窟的第二十个年头了。

  金塔寺石窟东窟(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数字化,金塔寺石窟此前已经由敦煌研究院做过数字化扫描,这样才能把它永久地保留下来。此外呢,就是尽量保持洞窟的原状。”刘国虎说。

  在张掖,活跃着一大批像刘国虎一样的文保人员,默默守护着这份跨越千年的“馈赠”。而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记者了解到,张掖全市现存古代壁画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主要保存于石窟寺和古建筑中。保存现状较好且比较有代表性的除马蹄寺石窟群外,还有文殊山石窟群、童子寺石窟和张掖大佛寺的古代壁画。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