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专家智库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2025-10-29 08:50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邱杰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文件,将数字乡村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为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探索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具体路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让数字经济为乡村产业振兴插上腾飞翅膀,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赋能。

  强基建,织密数字乡村保障网。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的“先行官”,要进一步筑牢硬件根基,让数字技术在乡村落地生根。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村村通宽带”“数字乡村试点”等工程,但部分偏远乡村仍存在网络覆盖薄弱、网速慢、资费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技术在乡村的普及应用。对此,一方面需加快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推动5G、光纤网络向乡镇和行政村延伸,重点覆盖农业产业园区、特色农产品基地等关键区域,实现“田间地头”与“云端市场”的无缝连接。同时,探索卫星互联网在偏远乡村的应用,填补网络覆盖空白,确保数字信号无死角。另一方面,要完善乡村数字配套设施。支持建设乡村数字服务站、农业物联网基站等设施,为农户提供设备租赁、技术咨询等服务;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保障数字设备稳定运行,让农户用得上、用得好数字技术。

  促融合,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乡村产业从“传统粗放”向“现代高效”转型的重要动力。要聚焦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乡村新业态三大环节,以数字技术破解产业痛点,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在生产环节,要深化“数字+种植养殖”,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土壤、光照、畜禽健康等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灌溉、智能饲喂和科学管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产品品质。在流通环节,要构建“数字+产销对接”体系,发展农产品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拓宽销售渠道,打破地域限制;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全程溯源系统,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可追溯,增强消费者信任度,提升品牌价值。在产业拓展方面,要培育“数字+乡村旅游”“数字+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借助短视频、VR等技术推广乡村资源,打造“线上云游、线下体验”新模式,激发乡村经济新动能。

  育主体,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关键在人。要加强乡村数字人才培育,提升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字素养,让数字技术真正用起来、活起来。一是开展分层分类数字技能培训。面向普通农户开设智能手机使用、电商操作、线上营销等基础课程;针对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物联网、大数据、品牌运营等进阶培训,培育“数字新农人”,实现高产高效。同时,依托职业院校、农技机构和电商企业建立培训基地,采用“理论+实操+指导”模式,提升培训实效。二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出台政策支持大学生、返乡青年、电商从业者返乡创业,提供补贴、场地和税收优惠;建立乡村数字人才库,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精准匹配产业需求。同时,鼓励“数字新农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传帮带”帮助更多农户掌握数字技能,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数字教育培训体系,实现“一人带动、全村受益”,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实现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实现乡村产业振兴,须久久为功地织牢数字基建之“网”,深化产业融合之“链”,建强人才培育之“队”。只有多措并举构建“基建托底、融合提效、人才赋能”的共进格局,方能持续激活数字技术的赋能价值,有效盘活乡村多元的资源禀赋,升级乡村产业的业态与影响力,铺就一条契合时代特征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基金项目】2025年度陕西省统战理论政策重点研究项目(立项号2025HZ1072)。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