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灵台:避险搬迁搬出群众“安心巢”筑就幸福“新家园”

2025-10-28 17:30 来源:中国甘肃网

  整齐划一的蓝瓦白墙新房,宽阔平整的水泥路直通家门,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绿树环绕……走进灵台县百里镇石塘稔沟集中安置点,一幅安居乐业的新农村画卷扑面而来。近年来,百里镇抢抓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机遇,让329户群众告别“忧居”,迎来“优居”,不仅搬出了平安,更搬出了幸福。

  百里镇地处达溪河流域,辖19村8424人,部分村庄临崖临沟临水而居,生态相对脆弱,地质灾害易发多发。2021年的“10·3”暴雨灾害,更是让许多房屋面临严重安全威胁。

  转机始于2022年,甘肃省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重大政策机遇传来,灵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领办,系统部署了临崖临沟临水住户搬迁、地质灾害隐患和达溪河综合治理三个三年计划,百里镇由此按下搬迁“快进键”。

  按照“一次性规划、分年度实施、整流域推进”的工作思路,该镇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在全镇范围内启动实施了5个整村搬迁和6个整社搬迁。截至目前,已累计实施避险搬迁329户,其中集中安置202户。在石塘稔沟等集中安置点,同步配套实施“五通五化”工程,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农资超市,设立便民服务综合站点,全面推进“组织联体、产业联抓、设施联建、治理联动、服务联享”的一体化社区管理模式,着力解决搬迁群众的困难诉求。

  “我们曹家沟村计划搬迁51户,目前已全部入住。”百里镇曹家沟村副主任王小娟介绍说,她们依托养殖小区、优然牧业和蔬菜产业基地,优先保障了搬迁群众务工就业,增加收入。

  安居是基础,乐业是关键。百里镇积极融入“百里达溪?达溪百里”生态文化长廊建设,依托龙头企业,构建起“大农田”玉米种植、整区域牛产业、设施蔬菜种植三大示范带,配建蔬菜大棚210座,新建养殖小区3处,种植粮饲兼用玉米1.7万亩,提供务工岗位500多个,为群众稳定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搬迁加速,更需安居稳业。面对群众“离旧居、守耕地”的现实牵挂,百里镇创新推出“集装箱式”生产周转房,巧妙化解了难题。在安置点3公里半径内,一排排崭新的白色集装箱房沿着沟壑组装起来。

  “这15平方米的小屋,可是我们的‘安心仓’和‘暖心驿站’!”刚从13里外地里回来歇脚的63岁搬迁户邓世宏高兴地打开一扇门,里面农具、化肥码放整齐。

  “新家舒坦,可30多亩地还在老地方,以前正午连个躲阴凉的地方都没有。现在好了,农具有了存放处,干活间隙也能进来歇歇脚、吃口饭。”邓世宏感慨道。

  “老乡们眼见新‘窝棚’立起来了,才更舍得告别老宅——拆危旧房的进度快了三成不止!”百里镇行政执法队队长长何银祥介绍,镇上计划统一建设245间这样的标准化生产用房,目前已建成213间。这些小小的空间,装着搬迁群众的踏实日子,让大伙离了旧居也能守好耕地,真正实现了安居和乐业“两不误”。

  从消除地质灾害威胁到保障安居需求,从创新生产服务到拓宽增收渠道,百里镇以坚实的步伐,让避险搬迁工程成为了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如今,穿行在安置点,村民们脸上的笑容、田间地头混合着蝉鸣的笑声,无不诉说着搬迁带来的新生活、新希望。一个个藏在生产周转房里的安居乐业梦,正随着秋日的庄稼一起,在这片焕发新生的土地上,从愿景变成了现实。

  通讯员 曹亚鹏 /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