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榆中县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
原标题:多管齐下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榆中县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
榆中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突出“关键少数”
以“头雁效应”带动“雁群活力”
坚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八五”普法首要政治任务、纳入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重点课程,定期组织专题学习。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班、习近平法治思想暨普法骨干培训班、全省“百场法治大宣讲”榆中县报告会,对全县负责法治建设的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开展全战线、全覆盖培训轮训,参加培训达到 2000余人。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1+1+1”清单,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领导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立下“硬规矩”。
抓住“绝大多数”
以全民普法促进全民守法
分类实施,让普法更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分类实施普法宣传。在农村,结合“法律进乡村”“三下乡”等活动,组织法律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民群众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土地承包法、婚姻家庭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社区,利用社区宣传栏、法治讲座等形式,向居民宣传民法典、物业管理、反诈骗等法律知识。在学校,通过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讲座、开学第一课、法治征文等活动,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在企业,开展“法治体检”“送法进企业”等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累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500余场,累计发放宣传资料7万册。
创新形式,让普法更有吸引力。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普法形式,增强普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榆中发布”“爱榆中App”“榆中县法治宣传教育”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法规解读、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以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形式,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群众学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累计发布“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案普法”等信息500余条,点击量超2万。
打造阵地,让普法更有影响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具有榆中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利用现有的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向群众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同时,充分利用公交车、出租车、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广泛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强化“保障措施”
以制度建设确保工作实效
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落实。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法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工作责任,细化法治建设“一规则两细则”,安排部署重点任务,协调解决制约法治建设工作突出问题6件。
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督察工作。建立健全“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成效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法治建设督察重点内容,并选聘47名法治督察员,定期对各乡镇、各部门开展法治督察,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加强队伍建设,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先后成立“八五”普法讲师团、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宣讲团、7支普法宣传队伍及“1+1+1+2N”基层普法队伍,全方位开展宣讲活动。
立足新时代,谱写新篇章。榆中县将继续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奋勇前进,持续在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以高质量普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有解思维接续奋斗,以起而行之再谱普法新篇。
- 2025-10-24兰州市人大常委会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立法联系点正式揭牌
- 2025-10-24兰州市总工会召开产业工人培育交流会
- 2025-10-24兰州成功开行“中吉乌”国际图定班列
- 2025-10-24兰州市启动“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