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桃李逐时新——嘉峪关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纪实
原标题:东风桃李逐时新——我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纪实
编者按 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最壮丽的气象,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旗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充分展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峪关篇章的新探索、新举措、新成效,即日起本报开设“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专栏,报道我市以新的改革纵深推进嘉峪关建设的生动实践,展现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精神面貌。敬请关注。
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玲
“如果梦想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航天蓝。”前不久,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走进嘉峪关市酒钢三中,用自己的飞天故事点燃了学子们的航天梦。这生动的一幕,不仅让大家看到了航天精神的感召力,更直观展现了教育浇灌梦想、培育希望的核心力量。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一个地方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幸福指数的“民生面孔”。正是基于“以教育托举梦想”的共识,近年来,我市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引擎,在思政育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关键领域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改革举措,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让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雄关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思政铸魂 打造“全员育人”新格局
“今天的思政课让我深受感动!这堂课里有‘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嘉峪关精神,有这座城市前进的足迹,还有产业发展的故事,原来‘家国情怀’就藏在这些身边事里。”6月24日,刚听完市领导为市一中学子们带来的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学生程子桓就迫不及待地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字里行间满是对嘉峪关这座城市的自豪。
这样生动的思政课堂,源于市委市政府对我市“大思政课”建设的高位统筹。市领导带头走进校园讲思政课,每年2次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印发《嘉峪关市教育系统 2025年思想政治工作重点任务清单》,从顶层设计为思政教育把舵定向,让思政课既有政治高度,又接生活地气。在此基础上,我市搭建起“统筹引领、教学创新、红色浸润、师资支撑、协同联动、品牌塑造”六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推动思政教育从“单一课堂”走向“全域浸润”。
各学校也纷纷亮出思政教育“新招式”:市酒钢三中用科技赋能,构建“学科素养+科技特长+智能课程+实践创新”四轮驱动育人体系,让航天精神、科技力量融入思政课堂;实验中学连续创建四届“周恩来班”,通过讲述伟人故事、学习伟人精神,让红色基因悄悄融入学生血脉;新城镇中心小学更有巧思,把“四季农事”“非遗文化”搬进课堂,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唱乡情、用一双小手学非遗,让思政课浸润心灵。
2025年,全市开展了30余场思政课创新教研活动,7300余名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嘉峪关关城、东风航天城,一堂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让思政教育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同时,我市坚持强教必先强师,优先选任公费师范生、人才引进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才担任思政教师,有效提升思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施教师“大思政课”能力提升计划,组织17名思政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班,推荐上报25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研究项目和11件思政工作成果。2025年,我市1名思政教师的课例获评“省级精品课”,1名教师在第三届甘肃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比武”中斩获三等奖。
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联合法院、检察院及各部门、社会各类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2名法治副校长、3名法治课教师带着精心准备的宪法微课,在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微课比赛中拿下2个全国二等奖、1个全国三等奖。思政与法治同频共振,为青少年成长筑牢了坚实的思想根基。
学前普惠 织密“幼有优育”保障网
“你看,宝宝在幼儿园里玩得多开心!家门口就有公办幼儿园,环境好、老师又专业,我们再也不用为孩子入园犯愁了!”家住远东华府的王女士站在市六幼玉泉路分园门口,看着园内奔跑嬉戏的孩子,脸上笑开了花。这让家长安心的变化,正是源于我市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改革。
为了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我市打出一套“扩容增量、提质增效、优化师资、创新模式”的组合拳。2019年以来,累计投入近2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9所。2025年秋季,公办幼儿园学位占比达57.8%,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7%,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9.3%。
2024年至2025年,嘉峪关市共投入8375.58万元,改扩建市四幼、新建市第十二幼儿园、市六幼玉泉路分园,并对我市12所公办幼儿园进行了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如今,一张“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已在雄关大地稳步建成,切实保障了适龄幼儿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权利。
在着力提升公办幼儿园资源供给水平的基础上,我市进一步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规范引导,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严格落实《嘉峪关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管理办法》,2025年,共投入385万元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认定普惠性一级幼儿园7所、二级幼儿园15所、三级幼儿园6所,并对32所民办幼儿园开展年检,推动民办幼儿园朝着普惠、优质的方向稳步前进。
师资是学前教育的核心支撑。自2020年以来,我市通过公开招考等渠道,累计为幼儿园补充了近340名教师;实施公办幼儿园编制外聘用制教师薪酬制度改革,让编外教师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工作更有干劲;构建了国培、省培、市培等五级培训体系,教师年均培训超6次,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如今走进我市各幼儿园,处处是欢声笑语:“三原色”健康乐育课程里,孩子们用色彩描绘童年;“一带一路”主题自主游戏课程中,小朋友们扮演着“小商人”“小导游”,在游戏中探索世界。“一园一特色、一园一品牌”的办学格局,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成长、在快乐中启蒙。
义务教育 书写“改革实验”新篇章
“跟着老师在《长城》课文里‘沉浸式漫步’,还能组队讨论长城背后的历史故事,这样的语文课让我越学越入迷!”刚结束“灵性课堂”的语文探究课,市逸夫小学学生杨恩泽就拿着自己整理的“长城文化笔记”,迫不及待和同学们分享新发现。作为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市逸夫小学以“灵性教育”为特色,交出了一份精彩的义务教育改革答卷。
学校精心构建“灵性成长”课程体系,开发了“长城文化”“非遗传承”等校本课程。借助课后服务,还引入了衍纸画、口技表演等有趣的课程,每学期开展60课时教学,400余名学生积极参与创作,20余件长城主题作品成功入选市级展览。
在“1+X+Y”即作业辅导+班级课程+校级课程课后服务体系下,70余个社团实现全体学生全覆盖,非遗类课程更是做到全员参与,真正实现了“学好、玩好、发展好”的育人目标。
“灵性课堂”是教学改革的核心载体。截至2025年,该校累计开展探究课20节。语文课聚焦“情境化阅读+思维进阶”,老师带着学生在故事里遨游;数学课推行“问题解决+建模”,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英语课探索“三阶阅读+地理整合”,在学英语的同时了解世界;综合学科更是把技术与五育巧妙融合——体育课上“重走长征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科学课上做AI虚拟实验,让复杂的原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课堂充满活力。
同时,学校还开设“灵性教师成长班”,成立6个校级名师工作室,开展AI工具应用培训,通过“同课异构”“课题研究”等40余次活动,助力教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在智慧校园建设上,学校也下足了功夫:投入50万元实现千兆网络全覆盖,配备了52间希沃智慧黑板、8间AI分析教室,引入文曲智阅AI作文批阅系统,数字化工具课堂使用率提升80%;构建“STEAM+项目式学习”体系,学生们在市级以上科技竞赛中拿下3项奖项。
多元评价体系更让改革落地见效:低年级用“游园闯关”替代传统的纸笔考试,孩子们在游戏中完成知识检测;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每年生成数据3万余条,全面记录学生成长;“幸福卡”制度覆盖五育维度,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家长也积极参与评价,累计参与1.2万人次,80个家庭获评“阅读家庭”。
产教融合 激活“职教赋能”新动能
“进入订单班既是很好的学习机会,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的马照华同学兴奋地说。依托学院与酒钢集团搭建的“校企直通”合作渠道,待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后,马照华就能获得酒钢集团的入职资格,正式转型为一名技术工人。这一鲜活案例,正是我市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精准服务区域发展的生动缩影。
我市立足区域产业优势,以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为抓手,让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学院的“钢铁智能冶金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团队,依托这个团队,学校搭起了“政校企研”协同育人体系,还和酒钢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现代学徒制”,实现了“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让学生学习有方向、就业有保障。
2025年,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兰州理工大学、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甘肃钢铁冶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产教融合从“校企双边合作”迈向“行业多方协同”,让职业教育更接地气、更贴产业。
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上,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获批甘肃省第二期“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修订了71个人才培养方案,和26所中职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培养;与263家企业(其中包含105家央国企)建立合作关系,“订单班”培养模式愈发成熟,每年都有数百名毕业生稳定入职酒钢集团。学生们在各级技能大赛中更是屡获佳绩,甚至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实现了突破。职业教育“培养一个、就业一个、带动一户”的效应持续凸显,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技能动能”。
厚植教育沃土,书写育人新篇。从思政铸魂到学前普惠,从产教融合到义务教育改革……在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我市凭着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教育领域书写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时代答卷。未来,我市将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让雄关脚下的教育之花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 2025-10-10嘉峪关:擦亮城市“流动名片”迎客来
- 2025-10-10嘉峪关酒泉机场全力保障旅客顺畅出行
- 2025-10-10戈壁钢城忆峥嵘 雄关儿女话变迁“辉煌嘉峪关——城市发展主题图片展”引观展热潮
- 2025-10-10城市焕新升级 民生幸福加码——嘉峪关市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纪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