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文县:药香漫山坳 产业铺富路

2025-10-17 15:1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秋光漫过山峦,风一脚踏进山坳,裹着清甜的药香漫开来。文县堡子坝镇的金秋,把“丰收”绣在纹党的纹理上,晒在当归的暖黄中,嵌在农家院的炊烟里,飘着日子的甜。

  十月的堡子坝镇,处处是丰收的热闹。滨河路边、公共晒场、农家院里,纹党、当归、木香等中药材摊得满满当当,太阳一晒就泛起温润的光,把整个秋天的养分都凝在这“干货”里,飘着浓浓的“丰收味”。

  药农们穿梭在药材堆、药材串间,指尖麻利地拾掇着,汗珠滚过脸颊,却把笑容稳稳地挂在脸上;药商们连饭点都顾不上,走村串巷围着药材问价,你一言我一语,把“忙增收”的火热劲儿,撒满了整个山坳。

  串起纹党“幸福结”,实现管娃挣钱“两不误”。在镇政府所在地堡子坝村的纹党收购点里,涌着热闹劲儿。堡子坪村的白海菊和福场村的金文花正坐在小马扎上,手指翻飞间,一根根纹党就串成了串,屋檐上晾晒的纹党成了帘。

  “娃们在镇上上学,白天送完娃没事干,就来这儿串党参。”金文花手里的活儿没停,嘴里的话也透着实在,“时间灵活,到点就回家给娃做饭、看作业,一点也不耽搁。闲着也就闲着,啥收入都没有,每串1.5元,一天串个40-60串,60-90元钱就到手了,可以贴补家用啊。”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手里的纹党串得又快又整齐,阳光下的收购点里,勤劳的身影满是踏实过日子的烟火气。

  产业,绝对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去年以来,堡子坝镇跟着中央和省市县的部署走,抓牢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瞅准当地生态好、气候适宜的优势,把中药材种植当成“富民主打牌”。靠着“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法子,党建领着干、合作社搭平台、农户跟着赚,挖出不少增收门道,蹚出了“党建带产业、产业富农户”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马德平是堡子坝镇马儿河坝村村民,也是文县马儿河寨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起中药材丰收,他难掩心中激动:“我种了七十几亩纹党,每年都有挖的、有种的,能带动周边1300多人次就业。按目前市场行情,除去成本开销,今年能收入20多万元!”

  “咱村就认中药材这碗饭,这些年挣头真不少!”堡子坝镇新胜村党支部书记张俊亮难掩喜悦,“我今年种了六、七亩当归,亩产1600多斤,今年净收入大概十多万元!”

  张俊亮和其他种植户心里都乐开了花。他说:“这都多亏了党和政府,地里有技术指导,收了有销路对接,中石化还利用帮扶资金提供了免费种苗。”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农民要增收、农业要发展、农村要红火,都得靠产业打底。只有把产业振兴的底子打牢了,乡村的环境、文化、社会建设才能跟上,发展才有后劲,才能推着农村往更宽、更高处走,缩小城乡差距,守牢脱贫成果,让乡村振兴的步子迈得更稳。

  目前,堡子坝镇全镇纹党、当归等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已达12500亩。“接下来,我们还要抓牢特色产业,围绕全镇经济提升的目标发力。”堡子坝镇党委副书记韩芸芸说,“镇上计划再加把劲扶农助农,争取把仓储、加工这些产业配套补齐全,把中药材产业做得更大、更优、更强,让品质和效益再上台阶,带着乡亲们更好地致富增收!”

  在这个季节,丰收的香,幸福的香,都是乡村振兴路上,泥土与汗水酝酿出的希望之香。堡子坝镇山大沟深,漫山的药材,串起了农户的好日子,撑起了山乡的新希望,让乡村振兴的步子,在药香里走得更稳、更远。

  通讯员 刘玉玺 韩志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