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华亭:万亩药田泛“绿波”产业兴旺富农家

2025-10-17 11:52 来源:中国甘肃网

  金秋十月,凉意渐浓,但走进华亭市马峡镇的万亩药材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生机。一垄垄、一片片的药材苗郁郁葱葱,长势正酣。大黄的枝叶舒展,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泽,独活植株健壮,已悄然在地下积蓄着养分。空气中弥漫着独特的药香,沁人心脾,也“嗅”出了村民们丰收在望的喜悦。

  在马峡镇寺沟村,药农孙满福蹲在自家的药地里,小心翼翼地拨开泥土,查看根茎的长势。“你瞅瞅这独活,根须多密实,颜色多正!今年雨水充沛,这长势是近几年最好的一年。我种了4亩多,照这个势头,年底的收成肯定差不了。”

  孙满福的喜悦,是马峡镇众多药农的缩影。作为传统的药材种植大镇,近年来,马峡镇始终将药材产业作为强镇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服务和市场拓展,全镇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形成了以独活、大黄为主导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格局。

  产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背后的精心耕耘。在马峡镇的田间地头,除了忙碌的药农,也时常能看到镇村干部和农技人员的身影。“十月中旬是药材根系生长的关键期,也是最容易发生根部病害的时期。我们最近的工作重点就是‘看苗情、防病害、保丰收’。从目前长势来看,全镇药材整体长势喜人,一类苗占比超过七成,只要后期天气给力,丰收大有希望。我们得把服务送到地头,才能让农民的‘定心丸’吃得踏实。”寺沟村党支部书记孙让过说道。

  这蓬勃生长的药材,承载的不仅是马峡人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更彰显了他们“精耕细作、坚韧不拔”的“药材精神”。从祖辈的零星种植,到如今的万亩规模,从“靠天吃饭”的传统经验,到“科技赋能”的精准管护,马峡人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将一棵棵小小的药材,培育成了致富一方的“黄金产业”。

  华亭市马峡镇将继续在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上下功夫,推动药材产业从“长势好”向“效益好”的更高目标迈进,让药材产业的“根”扎得更深,让农民的钱袋子“鼓”得更满。

  通讯员 薛亚男 胡博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