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庄浪:“粉耳”喜丰收 变身“钱串串”

2025-10-17 11:50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日,庄浪县南坪镇食用菌产业园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粉红丰收”。一朵朵形态饱满、通体粉嫩的木耳——“粉耳”,在菇棚中竞相绽放,不仅点亮了生产基地,更映红了农户的笑脸,成为乡村振兴画卷中一抹亮丽的色彩。

  与以往人们印象中乌黑油亮的传统黑木耳不同,“粉耳”又叫“贵妃耳”,是毛木耳改良品种。其新鲜子实体通体呈粉红色,干制后转为棕红色,蛋白质含量较普通品种提升26%,多糖含量高出2至3倍,并富含抗氧化成分。这种兼具观赏性与营养价值的特色农产品,市场表现十分亮眼:鲜品每斤售价达20元,是传统木耳的2至3倍;干品价格更高,每斤能卖到80多元,较传统木耳溢价显著,高附加值特性凸显。

  “可别小看这粉色的木耳,它可是我们增收的‘宝贝’!”公司员工苏婷婷介绍,“与传统黑木耳相比,‘粉耳’优势显著,其耳片更为肥厚,质地柔软,口感鲜香清脆,深受高端市场青睐,且出菇期可持续到11月份,而普通黑木耳7月上旬就结束生产。”优质品种出菇期时间的增长,品质变好也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回报。

  据悉,产业园已建成日产10万棒菌棒生产线1条、养菌车间4座,年生产菌棒可达1000万棒;建成木耳吊挂示范种植大棚262座,其中,粉木耳大棚40座,晾晒棚128座,实现年产值3886万元、净收益1124万元。

  随着粉色木耳逐渐被大众熟知,其市场前景愈发广阔。目前,它已走进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高端商超和餐厅,成为餐桌上的“新贵”。

  从传统黑木耳的稳产高产,到粉色贵妃耳的价值提升,庄浪县用科技和创新,将“小木耳”做成了年产值超千万的“大文章”。如今,这朵朵绽放的“致富花”,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讲述着一个依靠科技赋能、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通讯员 李颖琳 苏莉莉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