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质优良率达97.56% 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中国甘肃网10月16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黄河流域水质优良率97.56%,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199件……10月15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甘肃在黄河流域污染防治方面的工作及成效。
据介绍,近年来,甘肃省认真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坚决扛牢上游责任,全力打好黄河流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质优良率达97.56%,高出9省区7个百分点,排名由2023年的第4位升至第3位,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9年达到Ⅱ类。今年上半年,全省4地首次进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前30城市”行列,创“十四五”以来最好成绩;黄河流域14条城市黑臭水体实现“长治久清”。甘肃还在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上作了黄河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交流发言。
在具体工作中,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坚持系统部署,明确保护目标路径。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相继颁布实施10部地方性法规、29件地方标准,出台制度40余件。项目谋划储备稳中有进,2025年第一、二批中央专项资金达21.34亿元,其中水污染防治资金11.84亿元,同比增加1.68亿元。
聚焦重点领域,甘肃推进系统综合治理。工业污染源深度治理,核发排污许可证5406张;城镇生活污染提质增效,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4%;农业面源污染精准防控,黄河流域甘肃段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34.2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1.5%,均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此外,甘肃还通过数智赋能治理模式、从严从实执法检查、高效有力应急处置等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切实防范环境风险。其中,“多维数据驱动 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治理创新场景”入选全国32个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持续以生态环境“九大行动”为抓手,强化黄河流域污染治理,深入开展三大专项整治,着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记者 陈梦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