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收官“十四五”】蓝天碧水净土协同推进 甘肃交出生态保护靓丽答卷

中国甘肃网10月15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张慧雅)10月1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专场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四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提前完成。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线,深入推进工业、燃煤、扬尘、机动车污染治理,引导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大力实施清洁取暖改造、散煤治理、超低排放改造等重点工程。全省细颗粒物PM2.5浓度2024年达到25.7微克/立方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6微克/立方米,位列西北第2位、全国第10位。
同时,紧盯黄河、长江、西北诸河等重点流域和渭河、祖厉河、散渡河等生态脆弱河流,持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工业园区水污染专项整治以及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等工作,全省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持续向好,2024年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8.6%,较2021年提升2.7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水体断面。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9年达到Ⅱ类,西北诸河和长江流域国控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水体,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近年来,甘肃省加力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安全可控。持续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隐患排查治理、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以及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对全省1.9万家企业实现固体废物在线监管,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危险废物“五即”规范化建设与“一码贯通”全过程信息化管理试点省份之一。
祁连山生态保护成果持续巩固,区域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生态质量稳步提升。黑河流域东居延海实现连续20年不干涸。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4个,连续9年开展“绿盾”强化监督。
推动出台《甘肃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填补了甘肃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空白,大熊猫、雪豹等旗舰物种野外种群数量持续增长,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数较2019年增加了20种,达到108种。
- 2025-10-11总决赛,即将开启!20支劲旅将在兰州新区上演巅峰对决
- 2025-10-14甘肃省应急管理厅专题研究部署冬春救助工作
- 2025-10-14【决胜收官“十四五”】张掖:“十四五”经济量质齐升 特色产业集聚强劲动能
- 2025-10-14【决胜收官“十四五”】张掖: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多项指标全国全省领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