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灵台:多元农业产业绘就现代农业新画卷

2025-10-11 11:11 来源:中国甘肃网

  秋日的灵台,层林尽染,硕果盈枝。一排排现代化牛舍里,膘肥体壮的平凉红牛正悠闲地反刍;苹果园里,红彤彤的果实压弯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蔬菜基地中,各种蔬菜长势喜人,菜农们正将新鲜的蔬菜装车发往各地……如今的灵台大地,处处涌动着产业发展的活力,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红牛产业:政策科技双驱动 牵起增收“黄金链”

  走进灵台县上良镇杨家庄村背湾社,占地570亩的灵台县昊康农牧业有限公司现代化肉牛养殖基地格外醒目。17栋标准化牛舍整齐排列,青贮池、饲料加工车间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每年8万吨的草料青贮能力,为肉牛养殖提供坚实保障。作为目前全市规模最大的养牛基地,这里最大可存栏1.2万头,当前存栏量已超8000头,成为平凉红牛规模化发展的标杆。

  近年来,灵台县将红牛产业纳入陇东百万头红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布局,深入推进“万千百十”扩繁计划。通过争取世行贷款甘肃可持续草场管理和低碳畜牧业发展项目资金1.2亿元,实施畜牧业发展项目27项,新建改造养殖场区11处,新增百头以上经营主体5户、10头以上养牛大户43户,持续壮大产业规模。

  科技赋能更让红牛产业“提档加速”。近日,灵台县畜牧兽医中心农技推广研究员宋积锁带领团队,常态化开展性控繁育技术授配犊牛的数据采集工作。“性控繁育技术能精准控制犊牛性别、优化种群结构,培育出的犊牛生长快、肉质优。”宋积锁介绍。目前,灵台县已完成肉牛冻配改良7920头,新增平凉红牛2486头,全县牛饲养量达10.97万头,出栏3.94万头;优然牧业奶牛牧场上半年产奶1.6万吨,实现产值5230万元,红牛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黄金引擎”。

  苹果产业:“四新”引领革命 实现“四季果香”供应

  在灵台县什字镇奇翔矮砧苹果示范基地内,红富士苹果挂满枝头,基地生产管理部经理冯振军手持测糖仪,笑着展示检测结果:“今年苹果糖度超16度,品质创历年新高!”作为全县果产业协会会长单位,奇翔公司以有机种植为方向,累计投资3亿多元发展矮化密植苹果4000亩,注册“甘果佬”品牌,与百果园建立订单合作,并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每月开展技术培训,实现“技术领先、生产标准、销售品牌、发展规模”的产业格局。

  与此同时,在独店镇冯家堡村的灵台苹果试验示范中心,秦脆、瑞雪、维纳斯黄金等脱毒苗木长势正旺,20多万株苗木每株售价达35元。除良种繁育外,中心还承担苹果理化、土肥、植保等试验研究,为苹果产业全周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来,灵台县以“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模式为引领,推进果园革命,新植改造果园1.1万亩,全县矮化果园稳定在10万亩以上,其中高标准矮砧果园6.2万亩。同时引进秦脆、C17、明月等新优品种,构建起“春有早熟尝鲜、夏有中熟接力、秋冬有晚熟保供”的全年供应体系,让“灵台苹果”香飘四季。

  蔬菜产业:设施露地齐发力 延伸链条提效益

  眼下,正是朝天椒采收的黄金时期,灵台县梁原乡横渠村千亩朝天椒种植基地迎来了大丰收。放眼望去,红彤彤的辣椒挂满枝头,在阳光下格外亮眼。“今年的朝天椒色泽好、辣味纯,当天采收就能发往西安、重庆、新疆等地,销路根本不愁!”基地负责人高存亮的话语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灵台县在蔬菜产业发展中,坚持设施蔬菜与露地蔬菜齐头并进。新建设施蔬菜生产小区230亩,建办集约化育苗基地7处120亩,繁育种苗7800万株;种植春提早设施蔬菜4550亩、朝天椒6300亩,带动全县春播蔬菜1.7万亩,总种植面积达4.89万亩。

  产业链延伸更让产业效益“节节高”。当地新建蒲窝蔬菜加工厂,改造升级朝天椒加工厂1处及生产线2条,扩建独店长生源食用菌加工基地,全县蔬菜加工能力提升至1.6万吨。“从‘田间’到‘车间’,产业链拉长一分,群众收益就多一分。”县蔬菜办副主任张晓峰说。

  中药材产业:艾草飘香产业兴,拓宽农户增收路

  走进灵台县甘肃溪河韵艾草生物科技公司,工人们在车间内有条不紊地分装艾条,直播间里主播手持艾草产品热情推介,仓库门口快递车辆整装待发——这是甘肃溪河韵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常忙碌的场景。

  “入秋后换季,艾草产品订单量激增,覆盖全国各个省份。”公司副总经理刘倩介绍,目前企业已开发艾绒、艾条、精油、护肤品等7大类40余种产品,其中“灵密艾”品牌艾条因品质纯正,深受中医机构和养生场所青睐。

  灵台县气候温润、土壤适宜,有着种植艾草的传统。依托“皇甫谧故里”品牌和中医药文化底蕴,当地抢抓中医康养产业链发展机遇,建成集中连片规模化艾草生产基地5560亩,加上其他中药材,总种植面积达9200亩,初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格局。如今,灵台艾草年产值超1500万元,带动千余户农户实现稳定增收,让“小小艾草”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草”。

  通讯员 王富强 景洁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