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数智技术 提升育人效能
马松红
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数智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社会治理模式,为教育领域改革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强国建设进程。我们要大力发展数智技术,为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加快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强化理念先行,引领治理变革。传统高校治理存在信息壁垒等问题,以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治理,可以实现多重突破。其一,提升治理效能。数智技术通过数据共享、流程再造、智能响应,能够极大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治理体系的运行效率。其二,推动科学决策。高校治理涉及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后勤等多个领域,数智技术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整合与分析,为战略规划、学科布局、资源分配、绩效评价等提供强大数据支撑,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其三,优化育人环境。数智技术能够科学精准评判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发展需求,进而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精准教育引导,实现教学模式变革,营造更优育人环境。其四,重构治理体系。数智技术促使高校重塑组织结构、权责关系和运行机制,推动管理流程标准化、扁平化、协同化,极大提升治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聚焦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一是推动管理服务模式变革,实现精准治理。构建覆盖全校、统一汇聚、规范管理、安全可靠的数据资源体系,大力推动“一网通办”建设,实现事务线上办理、流程自动流转、服务精准推送,变师生跑腿为数据跑路,变被动响应为主动服务。二是推动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实现科学治理。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对教学进行全程记录与多维分析,以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多维度、综合性教学评价与质量监控体系,科学评价教师教学贡献和学生学习效果。三是推动学科科研创新发展,实现前瞻治理。借助数据挖掘与知识图谱技术可以动态追踪全球科技前沿与人才流动,为学科规划、团队组建提供决策支撑;建设智慧实验室与共享科研平台,实现仪器设备、科学数据智能调度与开放共享;推动科研管理智能化,优化项目全流程管理,加强成果转化与追踪。四是推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实现韧性治理。构建校园智慧安防体系,实现对人、车、物、地实时感知和智能管控;利用大数据监测和分析技术,加强对意识形态、网络安全、金融风险等领域的风险排查与预警,建立快速响应应急管理机制,提升风险处置能力,筑牢安全稳定防线。
坚持统筹推进,确保落地见效。一要强化统筹设计与规划引领。高校应将数智治理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专项计划,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二要夯实数据基座与平台支撑。加大投入,建设一体化、智能化的云网基础设施和公共数据平台,打通关键业务系统,促进数据有序共享和业务高效协同。三要坚持需求导向与场景创新。聚焦师生急难愁盼和学校改革发展重大需求,精心设计应用场景,开发实用、管用、好用的智能化应用。四要健全制度保障与伦理规范。加快完善与数智治理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明确数据权属、隐私保护、安全责任,防止技术滥用。五要深化开放合作与生态构建。积极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其他高校合作,引入外部优质资源和技术力量,共同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
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治理,本质是通过技术创新优化教育生产关系。未来,随着大模型等技术的迭代,高校治理现代化必须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育人效能,在数智浪潮中坚守教育初心。要将技术深度融入教学、科研、管理全过程,唯有如此,才能以更精准的决策、更高效的运行和更优质的服务,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坚实支撑,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为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2025-06-17以数智技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