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甘肃省开展全省民族法治建设情况调研 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5-09-26 16:59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中国甘肃网9月26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9月25日,甘肃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分组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民族法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调研报告指出,长期以来,全省上下坚持把民族法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深化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发展为目标,扎实推进民族领域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调研报告(书面)指出,全省各级在强化立法保障上下功夫,先后出台了20件地方性法规、9件自治条例、54件单行条例,逐步形成了以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核心,以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涉民族地方性法规为支撑的民族法规体系,确保民族事务治理有法可依,使法治根基持续筑牢,民族法规体系日趋完备。各地在强化法治保障的同时,注重发挥民族政策手段灵活多样、调整范围较宽的优势,推动民族政策与民族法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使法治实践深入推进,保障服务大局精准有效。各地坚持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提高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实现依法行政水平整体提升、司法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步伐加快,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使法治环境持续优化,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及。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普法宣传作为重点内容,连续多年开展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活动,广泛宣传民族法律法规政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深入推进,甘南建成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9个、配备法治副校长219名,临夏开展“青言青语”进学校宣讲,树起了“河州少年手拉手·石榴花开新时代”宣传教育品牌。各地精心打造铸牢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展览馆和公园广场等宣传教育实体,创新开展形式多样主题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深度挖掘“双语警务”“枫桥经验民族化实践”等特色案例,引导各族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群众法治素养明显增强,使法治信仰深入人心,学法用法成为行为自觉。

  此外,全省上下坚持把依法治理贯穿于民族工作始终,将民族工作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设立50个民族工作法治建设基层联系点,打造117个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践点,有效推进治理模式创新。深入推进民族地区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行动。各地创新推出“奶茶议事会”“马背警务”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将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融合,有力推动了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使依法治理水平增强,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