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钉”里见匠心 “工业脊”上显担当——定西市“十四五”期间工业经济跑出加速度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魏璐 李靖宇 崔桓 实习生 马玉莲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2024年底达96.1亿元,较2020年实现翻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3.0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8.2%;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突出贡献地区”……“十四五”以来,定西工业交出的答卷,满是“硬核”底气。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新型工业化方向的坚定指引,是“强工业”行动的深入推进,更是无数企业从“蹒跚起步”到“大步跨越”的突围密码。
近年来,定西市锚定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以“存量优化、增量扩大、质效提升”为目标,推动工业经济焕发蓬勃生机。截至2024年底,全市工业企业总量达2023户,较2020年净增713户;规上企业266户,净增148户;亿元以上企业71户。
如今,中医药、马铃薯等传统产业“固本强基”,在传承中升级;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快跑”,在创新中突破。定西正全力攻坚新型工业化“六大战役”,朝着“特色鲜明的陇中工业集聚地”目标铿锵迈进。而定西高强度紧固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长,正是这条奋进路上的最佳例证。
走进定西高强度紧固件的加工车间,“做专、做细、做精每一颗螺丝钉”的标语格外醒目。机械臂精准抓取金属坯料,万吨压力机发出沉稳轰鸣将其塑形,数控机床以微米级精度高速切削……热浪与机声交织的车间内,工人们紧盯生产细节、默契协作,3分钟内便可完成一颗风电螺柱从坯料到半成品的关键蜕变。
“这颗螺柱,能扛住极端天气下风电设备的高频振动,‘南山牌’在国内风电紧固件市场占有率能排前三!”公司党委书记王醒明说道,语气里满是自豪。1966年建厂至今,从传统加工到高端制造,从本地市场到全球布局,这家企业凭的就是对“一颗螺丝钉”的极致追求。
如今的定西高强度紧固件,早已褪去昔日“小作坊”的模样:12万平方米的厂区内,1000多台(套)生产检测设备有序运转;资产规模突破9亿元,产品覆盖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更远销阿根廷、南非等十余个国家。2024年,企业产值突破10.03亿元;2025年生产计划直指12亿元,发展势头迅猛。
这份底气,源于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深耕。作为全省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公司再添荣誉——入选第一批甘肃省制造业单项冠军、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三高”企业名录,公司“南山牌”商标入选第一批甘肃省重点保护商标名录,“南山”牌叶片螺柱入选第一批“陇字号”产品认证名录。
“‘小巨人’的招牌,不仅让我们享受到政策红利,更成了市场竞争的‘硬通货’。”王醒明的话,道出了技术与荣誉为企业带来的核心优势。
2023年10月9日,是定西高强度紧固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时刻”:公司正式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股票代码:874249),并以直联审机制同步启动北交所上市审核,成为定西首家冲击北交所的制造企业,开启了企业发展的新征程。
“上市不是终点,而是企业升级的新起点。”谈及上市进程,王醒明坦言,“现在我们正处于内审阶段,财务规范、股权梳理、合规审查……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拿出做产品的精细态度,把基础打牢。”为了夯实发展根基,企业近年持续加码研发投入,不仅建成多个省级研发平台,更打造了两个省级数字化车间,以科技赋能生产,提升核心竞争力。
眼下,企业的蓝图还在扩容:深耕风电、核电、石油化工领域的同时,进军光伏基建。更难得的是,企业还扛起社会责任,提供近1000个岗位,本地员工占比超85%,月薪超5000元,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顾家挣钱两不误”。
定西工业的蓬勃发展,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为陇中大地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正如王醒明所说:“我们的使命是‘做专、做强、做精每一颗螺丝钉’。”而这,也是定西工业的初心:以企业之强,筑产业之基;以工业之兴,撑经济之脊。
- 2025-09-25定西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召开
- 2025-09-23临洮:精管靓“面子” 实干固“底子”
- 2025-09-23政协定西市五届二十五次常委会会议召开
- 2025-09-18定西:“知联星火·一县一团”行动点燃县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